陛下在朝廷之中的威严日盛,中旨要发就发,漕运要查就查,朝臣居然不敢反对。
若是在跪谏之前,陛下可敢用新政?可敢在如此多敏感问题上发中旨?
刘一燝闭眼叹息,心中感慨:
这就是陛下的手段吗
这当然是朱由校的手段了。
不出雷霆手段,臣民如何知晓他才是大明朝的主人?
此刻,乾清宫东暖阁。
朱由校与魏忠贤正算着账。
此番动用厂位,抄家无数,加上部分官员退的赃款,所得银两有三百万两之多。
这些官员一个个说自己是清流,结果一抄家,田地无算,金银满仓,家中美妾奴仆成群,当真是好清流。
有这么一大笔数字,也是解了朱由校的燃眉之急。
有钱了,新政才能推行得开。
不然,一分钱难倒大丈夫,没钱,你这个皇帝还有多少人会认你?
不过,清查贪腐的这三百万两,数量还是不够,只能算是启动资金罢了。
真正的大头,一是盐铁,二是漕运、三是地方,四是军饷贪墨。
两淮盐场年盐税流失达200万两,甚至这个数目更多,若追查十年积弊,至少可得2000万两。
而如今,朱由校便是要动手将这些钱追回中央。
难度自然是有的,朱由校也不期许着一下子便将所有问题解决,能先解决一点是一点。
趁着处置左顺门跪谏的余威,朱由校自然是要把能办的事,尽量去办了。
“魏忠贤,三百万两不少,但离朕心中期许的数字,相差还甚远,潜藏在暗处的赃款,你要给朕揪出他们来。”
魏朝的关系与魏忠贤的关系,在朱由校有意无意的挑拨之下,可以用势同水火来形容。
魏忠贤在前面抄家,魏朝便在后面监督。
愣是让魏忠贤不敢贪腐分毫。
然而
他不敢贪腐,但胆子大的人还是有的。
虽然合计也只有几十万两,但几十万两那也是钱啊!
朕的钱!
魏忠贤狠狠剐了一眼魏朝,当即说道:“奴婢这就去清查,胆敢贪污过一贯的,奴婢自剥皮实草,以儆效尤!”
所以说,酷吏是怎样的,最终决定的,是上面决策的人。
历史上魏忠贤贪墨无数,草菅人命,如今在朱由校的手中,却似张汤、郅都一般,成为大明神剑!
就在这个时候,王体乾匆匆而至,对着朱由校说道:“陛下,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杨涟、监察御史左光斗已在阁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