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门外南薰坊
此处多为六部官员邸宅,其中靠近宣武门处,有一宅院,写着‘左府’二字。
此处正是原监察御史的左光斗的宅邸。
左光斗是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人,此处宅邸布置,多有江南园林的风格。
墙体采用“桐城灰”(石灰掺糯米浆、竹筋),防水防蛀;铺地用“青弋江卵石”拼出龟甲、钱纹,寓长寿富贵。
前宅书斋之中,数人坐立其中,围成圆桌之势。
靠屏风的左光斗,身穿斩衰服,趴在床榻之上,内阁大学士刘一燝、韩爌,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侍郎孙慎行,都察院左都御史高攀龙皆坐其中。
这几个都是东林党的干将。
左光斗被廷仗之后,身体不虞,但精神却是不错。
清流以廷仗邀直名,左光斗直名是邀到了,可惜职务没了,不然他此刻眉眼之中,定然连一丝忧愁都没有。
“新君登基,我大明换天了,但有些能变,有些不能变,陛下年幼,诸事不通,若任由其任性下去,恐怕会让奸邪之人乘虚而入,我等食君禄,必要忠君事,我大明朝变不得!”给事中杨涟在一边说道。
韩爌眉头紧皱,似叹气般说道:“新君干劲十足,恐怕有些事情,比不得之前了。”
万历懒政,泰昌更是将权力彻底下放,之前国事处理,内阁与司礼监便可以决定大部分的事情。
但以新君的表现来看,之前的情况,现在恐怕已经不适用了。
“干劲?又能支撑多久呢?”
杨涟不以为意。
大明皇帝,初期勤政,到了后面,知晓了治国之难,马上又开始懒政了。
这都是有先例的。
如世宗皇帝,即位后整顿吏治,裁撤冗余机构,抑制宦官权力,推行“一条鞭法”试点。
通过“大礼议”打击旧臣,确立自身权威,强化内阁职能(如张璁改革)。
结果呢?
治国哪有修道爽。
很快就迷信方士,追求长生,二十余年不上朝,政务交严嵩处理。
大兴土木修建道观(如永寿宫),耗费国库,致“嘉靖倭乱”军费匮乏。
严嵩父子专权,吏治腐败,边备废弛,蒙古俺答兵临北京(庚戌之变)。
神宗皇帝前十年,在张居正辅佐下推行“考成法”、“一条鞭法”,整顿财政,巩固边防。
每日早朝,批阅奏章至深夜,曾亲自校勘《永乐大典》。
结果张居正死后,清算改革派,三十年不上朝,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