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出现一定偏差。
可要是说张延龄留在大同是为了就近出征,直捣鞑靼王庭……
情理上也解释不通!
因为张延龄麾下兵马数量实在太少了,本来他能多留些新军在身边,但小国舅就是那么大公无私,几乎把人全都调给了王越。
另外,张延龄目前所有职务都属于挂职,因此不太可能被朝廷直接委命为大同巡抚,除非皇帝让大同本镇人马出击,张延龄居旁辅佐……
但现在王越出兵,已让朝堂上下闹得沸沸扬扬,就连皇帝本人都不得不下令让王越见好就收。
那大同怎么可能会出兵?
朱永琢磨半响不得要领,问道:“王公子察觉到了什么?”
王守仁道:“以在下所见,朝廷既定计要征服草原,或可凭强势之兵,各路人马齐出,数十万大军所向披靡,逼着鞑靼人不得不战!或是用明暗虚掩之法,虚虚实实不为人察觉真相,如此方有机会。”
朱永道:“所以……你认为,我们在明,至少还应有一路大军在暗?”
“在下不敢贸然下此定论。”王守仁道,“只是王军门在此战中展现出来的军事能力,有些……大失水准!”
朱永闻言笑了起来:“有没有可能是你的见识太过于超前……或者你觉得,由你来做决策,应该会有更好的选择?
“不过不管怎么样,身为幕宾,都应当为主事者提供更多的意见供选择,而不是暗地里非议。”
王守仁道:“在下想执领一路人马,另路而出,与中军相互呼应。不知公爷您……”
“年轻人,你有实际带兵经验吗?就算你真有如此想法,也该跟王公提。”朱永严肃起来。
这小子,居然想自己带兵?
你有这野心,去跟王越说不更好?
王守仁腼腆一笑,道:“在下想请公爷帮在下跟王军门提及此事!有些情况,在下想亲自去验证。且在下听闻,前军中有您部人马,战意甚浓!若要跟鞑靼人决战,贵部一定是最坚实的力量!”
“年轻人,喜欢轻兵冒进可不好。”
朱永先是摇头,接着话锋一转,道,“不过你有心做事,值得肯定,我会择机替你说项,不过一切还得看王军门是否愿意给你这个机会!
“不过,也不能直接由你来统兵,毕竟你不是将官,只是个白身,但给你机会从旁辅佐,接受你的谋划,也未尝不可。”
王守仁拱手道:“愿意听从公爷安排,在下定竭尽所能,帮助我军获得胜利!”
……
……
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