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庞顷好奇地问道,“庞某刚回京,且忙着到各家走动,尚未来得及去各处看看。二公子,您的意思是……”
张延龄道:“我想问问,先帝在时,曾于京师周边修建不少庙宇和道观,其中有多少是李尚书经手的?”
庞顷道:“初期是有,当时道爷尚未在朝中占据高位,先皇曾派他多次监工。但后来因为道爷位高权重,已不再参与这些繁琐小事。”
“不亲身参与,那有多少利益过手?”
张延龄再度问道。
“这……”
庞顷道,“二公子,您是否听到什么风声?”
张延龄道:“我就问问,你要是不说,就当我没问。”
“敝人并非有意遮瞒,其实情况是这样的……道爷拿到朝廷人事大权后,跟中官梁芳产生嫌隙,而佛寺和道观的修筑,乃皇家项目,多数工程均为梁芳窃据,利益很少过道爷的手。或者说,道爷无须通过这个来谋求利益。”庞顷道。
张延龄点点头道:“那我问一句,万和寺的修建,其中存在多少猫腻?”
庞顷一听,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毕竟万和寺初期是由梁芳主导重修,后来被举报梁芳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换作张峦来督导工程,才有了后续一系列事情。
而这件事上,其实也跟当今天子有关,毕竟当时作为太子的朱祐樘也参与其中。
庞顷道:“此事其实我家道爷过手更少……有关工程项目的推进,不都在令尊掌握下么?哦对了,还有内官陈喜。他是清宁宫的人,跟太皇太后关系亲密。您是说,其中有何猫腻?”
张延龄道:“庞先生,我听说最近都察院那帮御史,查了不少道观和庙宇,也有人去调查万和寺,我想问,其中有何猫腻,值得他们这么用心反复勘验呢?”
“这个……”
庞顷一时间回答不上来。
张延龄再问:“我想问一句,修筑佛寺时,是否会增加一些镇魇之物?”
“啊?”
庞顷一时没反应过来。
张延龄继续道:“想要于此时,攻讦家父,攻讦李尚书,必须得有让陛下能为之所动的理由,或者说……陛下即便很不情愿,但碍于情形,非得做些事不可。庞先生,您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吧?”
庞顷显得很震惊:“您是说,如果万和寺内发现一些镇魇之物,尤其是金书之类的,牵扯到佛家忌讳,可能会被人上疏攻讦,认为先皇病情加重,或与有人暗中诅咒有关,因而影响到陛下的孝心,甚至以此来形成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