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我余某人参与其中,我并不是很关心,谁让我对外宣称生病,得好好休养呢?
怀恩笑了笑,道:“余公对此无异议,但有的人可就未必了。就好像这兵部上下,也不能做到一条心,不是吗?”
话没说得太透彻。
但一下子就把余子俊给点透了。
这是提醒余子俊,虽然你不想跟皇帝在西北用兵的问题上产生正面冲突,但架不住你手下有人心怀鬼胎,尤其是两个侍郎……
余子俊好似明白了什么,道:“难怪怀公公要在陛下临朝前,单独到兵部来打招呼,原来竟是源自于此。
“请怀公公放心,兵部不会无事生非,就算有意见,也得等鞑靼撤兵,一切都尘埃落定之后。”
“有道理。”
怀恩赞许地道,“就好像从一开始,谁都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着眼将来,谁又知结局如何?
“倒是延绥、偏关和大同等处秩序,不能因一两个人的突然涉足而陷入混乱。余公知兵善谋,应当知晓稳扎稳打的道理,实不该投机取巧,更不能有那种一心冒进而不顾长久利益之人存在,您说呢?”
余子俊这下彻底明白怀恩的用意了。
看似让他余子俊来日早朝上帮皇帝说话,力挺李孜省履职山西巡抚。
实质却是提醒余子俊,西北军务还是得靠兵部来掌控,要找沉稳内敛有经验的老臣来担纲督抚之职,而不能任用李孜省这种投机取巧之辈。
“怀公公用意深远啊。”
余子俊闻言笑了笑。
心里却在想,你怀恩立场太过危险。
看你这态度,似乎是打着为大明着想的旗号,却故意跟皇帝唱反调啊。
虽然你这反调唱得不是很明显,可一旦有了歪心思,还怎么给皇帝当好顾问呢?
不过想你怀恩命不久矣,具体立场如何,好像已经没那么重要了。
怀恩道:“咱家还得去其他衙门口走走……西北用兵,涉及到钱粮调度等事,又是一通麻烦。
“话说先前给西北各军镇筹措的过冬钱粮,只够平稳过渡之用,眼下要打仗,偏关往西的地方,粮食和物资送不到位,还不知那巨大的窟窿该怎么填补呢。”
余子俊起身相送,问道:“怀公公这是要去户部衙门问问?”
怀恩笑道:“我是这么想的,去户部,不如直接去问张侍郎,到他府上拜会。谁让朝廷现在缺钱少粮,打仗只能靠民间筹措呢?”
余子俊听完,顿时觉得怀恩是在给张峦挖坑。
又像是在故意抬杠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