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在一处,可谓是名角儿们最贵重的家当了。且这又是吃饭的家伙事儿,谁也不敢含糊。
秦梅香自打知道点翠头面是怎么做出来的,就有点儿排斥这玩意儿。因为一套绚烂的头面下头,是无数翠鸟的尸首。戏是美的,花啊鸟啊,也是美的,这两种美不分高低贵贱,没道理说为了一种,就祸害了另一种。那就不美了。当他发现蓝绸也能做头面时,真心实意地高兴了一阵儿。带着点绸的头面上台,人家依然排山倒海地给他叫好。反正灯光一打,都是一样美丽。是以他后来但凡要做点翠的,清一色换成了点绸的。点绸价钱也低廉,算是皆大欢喜的一件事。
但别的玩意儿就没那么好将就了。他的行头要是差了一点儿,立刻也要遭人诟病,说他性情吝啬,空赚不花,用烂行头糊弄座儿。有一次唱代战公主,也不知怎么着,顶心嵌的玻璃珠子唱着唱着掉下来,得了大大的倒彩。人家拿这个笑话了他很长时间。虞冬荣看不过去,正好那阵子新得了一颗老大的蓝宝石。就送去给他当顶心珠子嵌了。按虞七少爷的想法,这是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所以等秦梅香再演代战公主时,一颗宝石光华璀璨地,把头面衬得上了老大一个档次,算是把面子终于找补回来了。
那种宝石当年还不流行,是海外新发现的一个宝石品种。经过秦梅香几场戏下来,立刻身价倍增。姚三小姐与虞冬荣因此赚了很大一笔。
因为时间过得久了,加上秦梅香这些年很少唱这个角色,虞七少爷都有点儿把这事儿给忘了,经姚月莹一提才想起来。他细细瞧了一会儿,觉得是像,但一时还拿不准。于是打定主意,等戏完了,要去后台套套话。
楼下不时有喝彩声。虞冬荣抓了一把瓜子来磕。平心而论,这个杨银仙扮相与秦梅香有六七分相似,做工也过得去,可唱工上就让人有点儿无话可说了。花旦虽说在唱工上要求不似青衣那么高,但这些年旦行分得没有那么仔细,有名的旦角儿都是技艺全面,没有这种短腿到如此厉害的。他嗓子太过尖细,声音又不够透亮,直听得虞七少爷浑身骨头缝难受。
好容易这场戏终于完了,虞冬荣便和姚三小姐往后台去了。
因为还有大轴戏没演,所以后台人挺不少的。但气氛有种古怪。有人在忙自己手上的事,也有人往一个方向望。是个化妆间,不少人围在里头,是台后唯一一处热闹的地方。
门开着,能看到许多人围着杨银仙伺候,没口子地奉承他。虞冬荣没见着小玉麟的影子,倒是看见瑞王爷在杨银仙后头坐着抽雪茄,肥脸上笑容油腻,正在同杨银仙眉来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