辗转难眠的日子,如今都成了嘴边轻描淡写的故事。
“当年你跑去找我,我真是又气又怕。”刘耀文握住她的手,掌心的温度依旧温暖,“气你冲动,怕你出事,可看到你的那一刻,又觉得什么都值了。”
苏柠黎靠在他肩上,闻着熟悉的桃花香:“要是再让我选一次,我还是会去找你。因为我知道,你会等我。”
夕阳西下时,小念儿抱着刚做好的桃花糕跑过来,举着一块给他们:“祖母祖父,尝尝!是我和娘一起做的!”
刘耀文接过桃花糕,咬了一口,笑着说:“比你祖母当年做的还好吃。”
苏柠黎瞪了他一眼,却也拿起一块,慢慢品尝。甜香在舌尖散开,一如这二十载的岁月,平淡却满是滋味。
又过了十年,刘耀文已不再领兵出征,每日里除了教曾孙练剑,就是陪着苏柠黎在桃树下喝茶、晒太阳。他们的头发都白了,眼角的皱纹也深了,可握着彼此的手,却从未松开过。
这年桃花开得最盛的一天,苏柠黎坐在秋千上,刘耀文推着她慢慢晃。风拂过花瓣,落在他们的白发上。
“耀文,”苏柠黎轻声说,“你说,等我们走了,这桃树会不会还开花?”
刘耀文停下动作,俯身靠近她,声音温柔得像春风:“会的。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都会守着这棵桃树,记得我们的故事。”
苏柠黎笑了,伸手摸了摸鬓边的玉簪——这支簪子陪了她一辈子,断过,修过,却从未离开过。就像她和刘耀文的情分,经了风雨,历了岁月,却愈发坚韧。
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落在满院的桃花瓣上。再也没有人提起“替嫁”的过往,也没有人再说“夫人又跑了”的玩笑。所有人都知道,将军府的这对老夫妻,用一生的相守,把“替嫁”的开端,写成了“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结局。
桃花年年开,岁岁不相负。这满院的桃语,便是他们最长久的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