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练室的门在身后轻轻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声响,却关不住丁程鑫心中汹涌的潮汐。马嘉祺留下的气息似乎还萦绕在空气里,混合着钢琴松香的冷冽和他最后那句“下次”带来的、微弱却真实的暖意。
那句“版权是你的”,那句“应得的”,像一把钥匙,彻底解开了束缚在丁程鑫音乐翅膀上的无形枷锁。那份冰冷的协议带来的芥蒂,在绝对的信任面前烟消云散。而那句关于“心绪谱”钥匙的告知,更像是一次沉重的托付,一次跨越深渊的试探性信任。
丁程鑫没有立刻冲向别墅的书房暗格。他坐在琴凳上,手指无意识地搭在琴键上,感受着指尖下冰凉的触感,心绪却如同解冻的春水,奔流不息。他拿起铅笔,在《星尘》乐谱那处“希望微光?”的注释旁,用力地画上了一个饱满的句号。然后,他翻到空白页,深吸一口气,将心中翻涌的、温暖而充满力量的情绪,化作音符,倾泻在五线谱上。
那是《回声》的雏形。不再是《街灯》的独自前行,也不是《星尘》的冰冷宇宙,而是关于理解、关于共鸣、关于在破碎与重建之间,那声微弱却坚定的回响。
接下来的日子,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又像是被注入了一种全新的、小心翼翼的暖流。
丁程鑫依旧住在小公寓,但排练室307成了他真正的音乐之家。他不再只是埋头苦练,开始尝试更复杂的编曲,将《微光》、《街灯》加入Loop Station和简单的钢琴伴奏,丰富层次感。《星尘》被他反复打磨,尝试着在冰冷宏大中,如何更自然地融入那一丝他坚信存在的“微光”。而《回声》,则在无数个清晨和黄昏,在钢琴和吉他之间,一点点丰满羽翼。
他遵守着约定,没有去碰书房暗格里那本“心绪谱”。那是马嘉祺划定的禁区,是刚刚开始愈合的伤疤,需要时间。他选择用音乐,用自己独立而坚定的成长,去回应那份沉重的托付。
别墅那边,变化是细微而深刻的。马嘉祺依旧忙碌,气场冷峻,但丁淑慧敏锐地感觉到,家里的空气不一样了。晚餐时,虽然马嘉祺依旧沉默居多,但那种无形的、拒人千里的冰冷屏障似乎消融了不少。他会安静地听丁淑慧絮叨菜市场的见闻,偶尔,极其偶尔地,目光会掠过丁程鑫常坐的空位,停留一瞬,眼底深处不再是纯粹的漠然,而是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
一天傍晚,丁程鑫结束排练回到小公寓,发现门口放着一个保温袋。打开一看,是丁淑慧炖的莲藕排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