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忠孝之家,可尚其风;勤国济民,世之大义。兹闻前朝探花徐熹,淳朴良士,家道丰富;浅德宜表,大义可嘉。今特封其为四品两淮巡盐御史,代朕巡视,钦哉。
敕曰:徐熹妻林氏,克勤内助,以相其夫;夫既显荣,尔宜偕贵;兹封尔为四品恭人,服此荣恩,永光闺阃。”
伴随着太监尖利的嗓音,丽姐儿清楚地明白了父亲已然有了官职,而且这个官职貌似权力大,油水足。丽姐儿心中松了口气,只觉得徐家多年的隐忍终于是到头了。
宣读过了圣旨,徐老太爷不动声色地与那宣旨太监寒暄,其间还塞了封红。丽姐儿心里清楚,那绝对不是小数字。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家里的喜庆气氛才是主流,任谁都只看到了徐家现在的风光。
宣旨的人走了之后,徐老太爷立即打赏了家里上上下下的仆人每人二两银子。徐熹则将圣旨,官服官印等物收拾妥当之后,直接去了吏部。接着林老爷和何氏还有林琅玕就过来串门了,想必他们一早就知道了消息。丽姐儿和三个弟弟也为父亲做官而高兴,不过这么喜庆的气氛,他们除了说几句吉祥话之外,也就只会乐得在一旁吃点心傻笑。
徐家有人做了官,官位还不低,这个消息立即在槐花巷子中这个有点鱼龙混杂的地方宣传开来,顿时吸引了一批爱聊八卦的大姑娘、小媳妇、老婆子在徐家附近嘀嘀咕咕。林氏听说了也只是约束下人的行为,将整个徐家管理的滴水不漏,生怕其中有心人横生枝节。
“欢哥儿的周岁你打算怎么办?”何氏问。
“原来是想大办,可现在相公刚点了御史,正在风口浪尖上,女儿觉得还是仔细谨慎些好。”林氏因为又要委屈孩子有点难受,接着道,“不过怎么也得办个十席,就凭着老太爷的故交旧友,还有爹爹那边的门生故吏,当然还有相公那边的同窗好友,这个数只少不多,女儿还怕到时候不够呢。”
“肯定不够。现在姑爷是皇上亲点的两淮巡盐御史,再加上你爹爹现在是天子近臣,巴结的多了去了。只怕你想小心操办是不可能的了,我看莫不如就大办。”何氏放下茶碗说道。
“圣旨写的明明白白的,皇上这不是给你爹面子,而是因为徐家捐给了朝廷大笔的银钱,有从龙之功而抬举姑爷,要不然姑爷的品级怎么比你爹高。既如此,还莫不如就借着欢哥儿周岁大摆筵席顺便庆祝,也叫天家看看,徐家对皇上的恩赐是感恩戴德的。你看着吧,明天一大早必定有官宦女眷来拜访你,他们都精着哪,知道朝廷都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