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董嫣的怀里。
那双本该晶莹剔透的眼眸,缓缓闭了起来。
董嫣何尝不明白,若不是愿愿口渴,她去河边打水,也许此时,她也会是这满地尸体中的一个。
她抱着愿愿坐在树下,坐到太阳都快落山了,起身时因为手脚发麻,险些踉跄着把自己绊了一跤。
等到将愿愿安葬好,天已经完全黑了。
董嫣不敢自己一个人往前走,可满地的残骸尸体她又实在害怕,只有愿愿她不害怕。
她似乎还能感觉到方才抱着愿愿时手上留下的温度,于是董嫣就这样第一次,靠着一棵树,对着旁边的一个小坟堆和一堆死人,渐渐睡着了。
接连几日,董嫣都是白天赶路。夜里若能找到借宿的人家,便在屋里睡上一宿,若实在找不到,一个寺庙、一个山洞,只要生起火来,便也能过一夜。
她想着,就这样向东走下去,早晚能够找到天子的车队,便能见到阿姐,见到父兄了。
阿姐这么多天没有自己的消息,不知要急成什么样。
这一日,董嫣行至河东地界,这里总算人多了起来,街上还有百姓在喊买喊卖。
她已经许久没有听过这鲜活生动的声音了,连脚步都变得轻快了许多。
忽然,身后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百姓听到马蹄声,便如潮水般迅速地涌到道路两旁,场面顿时混乱不堪。
董嫣不知所以,也跟着挤到了路旁边。
不多时,随着马蹄飞踏过土地的声音越来越近,所到之处无不扬起一阵尘土,董嫣却在迷蒙之中,隐隐看到了领头之人的模样。
是杨训!杨定的长子杨训,居然在这里。
董嫣记起那日在营帐中,欲对自己图谋不轨的杨圭说,若不是父亲,杨定父子不会下落不明。
她还没有弄明白是怎么回事。
不过,董嫣确信自己走的这条路是通往洛阳的路,若杨训也在这里,那杨定与他部下的军队,应当也在附近。
既然如此,他们应当是去与天子汇合的。
想到这里,董嫣心中一阵欣喜,觉得自己真是走对了地方。
若是能探听到杨训带着部下去了何处,不就能找到天子的车队了吗?
于是等杨训军队绝尘而去,百姓终于回到了道路中央,董嫣连忙挤出人群,朝着杨训消失的方向赶去。
董嫣一路问着杨训等人往何处去,一路这样紧赶慢赶地追着,顾不得自己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了。
直到她真的看到了一处营寨。
董嫣在看到营寨的那一刹那,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