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到了这一切,可身旁的那位还没有开口,他自然不好越庖代俎。
这样想着,王诚捏紧了怀中的东西。
“咳咳……”终于,坐在那里的谢訦见下面也吵的差不多了,这才出声道。
而下面的那堪称热油渐入清水的混乱场面,在谢訦的这一声清咳落下之后,也逐渐安静了下来。
见场面安静下来之后,谢訦威严的目光这才收了回来,最后,竟是向一旁的王诚伸出了手。
王诚得到指示,上前一步,将谢微凉预先交给他的奏折,恭敬地送到谢訦面前。
“这东西你且收好,今日朝会,陛下说不准可以用到。”王诚耳边突然响起谢微凉在将这奏折交到他手里时所说过的话。
见谢訦果真伸出了手,王诚不得不在心里又一次佩服起皇后娘娘的高瞻远瞩。
而谢訦自是早就在谢微凉的
话中,得知了对方似乎给了自己一个所谓的“锦囊妙计”。
而那被称为“锦囊妙计”的奏折,便是他从王诚手里拿到的这个。
“诸位可先看看这个。”说完,谢訦竟是连看都没有看一眼,便大手一挥,将奏折又给了王诚。
刚刚才将奏折递给谢訦的王诚:“……”
尽管心中有万般腹诽,可王诚却依然十分恭敬地从谢訦的手中接过奏折,随后缓缓走下了台阶,来到了站在首位的丞相面前,轻咳一声,便开口道:“陛下万安,臣妾于近日偶闻京中有关考生之事,万分惊讶,痛心疾首之余,也生出几点薄见,还望陛下不吝赐教:”
“臣妾以为,为今之计,可借此进行官员选拔的改革。臣妾想起与陛下闲暇之余讨论此事,陛下以为要要减少所谓‘举荐’在国试考生中的比重,以确保其他考生的公平。”
“然臣妾倒以为此事不妥,科举一事关乎国本,若贸然改革,怕是会引起动乱。而政策实施尚需时间,科考在即,如若此事变动,怕是会失去民心。”
“况世家为我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更是在先帝在位时一力维护皇族统治。如此行为,怕是会寒了世族众位的心。”
“而这些在陛下看来‘走后门’、‘靠大树’的考生,他们既然能被举荐,想必却有其独到之处。既如此,臣妾以为,可选其组织单独的考试。如此一来,既不占用其他考生的名额,又可避免‘一刀切’的乱象发生,错失真正的人才。”
“臣妾妄言,请陛下莫要生气。”
亲耳听着这份“言辞恳切”的奏折,原先还议论纷纷的众大臣,声音却越来越小。直至最后,随着王诚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