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是好的。然而一番劝解,并未能改变皇帝的态度,此时便有人出列了,那人便是御史李翰栋。
“陛下,好事多磨,寻常人家又怎会放弃良田来应兵呢?大多数是良田埋没,居无所定的流民老弱无战才,甚至还有游手好闲的泼皮无赖,这些人不守纪律又无组织性,招纳这些人不定会出个什么乱子。臣认为淮清王所言极是,请陛下三思而行。”
李翰栋此刻站在了淳于澈这边,百官都开始窃窃私语,相互使眼色交流,他们都在看形势。
禁足一月以后,朝中的派系有所变动,原本归顺淮清王这边的文武官渐渐趋于中立,一些立场坚定的官员这些日子过得甚为艰难,总是受到靖国公那一党的刁难,愈加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但有眼力见,目光如炬的人,已经看出了势头,又开始动摇了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