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相州府居住,一月前收到杨舒桐寄来的信,说已在来相州的途中。
老两口日日盼,夜夜等,终于在桃花遍开之时等到了姗姗来迟的一对人。
因赵岫是微服出宫,故杨家并未摆大排场,前一日早有人骑快马来告知他们赵岫于杨舒桐已在城外驿站住下,一早便能赶来家中。今日一早,杨家老两口并杨玮一家叁口,早早便收拾妥当在门口徘徊等待。
前一晚,杨舒桐在灯下望月,眉间显而易见的焦躁。
赵岫沐浴出来,在她身后站定。
杨舒桐缓缓开口:“阿岫,你还记不记得,我初入宫那年除夕前一日,你宴饮归来趴在我怀里难过,我说我原本是与你生气的,那时你未听我说完后句,便与我闹脾气,你可知,我未说完的话是什么?”
赵岫搭手在她肩头,“是甚么?”
“原本我气你不顾我父亲战功赫赫,不顾母亲劳病缠身,不顾哥哥年少无为,将他们送至荒芜北地,让还年幼的我无家可依,与你一同禁在那不见天日的深宫之中。甚至我父亲母亲在我进宫之前多次叮嘱我善待于你,我当时在心里想啊,明明是我嫁与你,却像是你抛家舍业投奔与我似的。”
肩上的那只手,稍稍有些颤抖。
杨舒桐抬手握住它。
“兄长的信上说,父亲从前在朝中,日日繁忙,母亲亦不得安宁;他说,他不愿如千古史书所载,只余名姓留后世,所以随我父亲来北地历练,未尝对他不是一件好事;哥哥还说,阿岫比他年幼,却事事周全,令他生惭。他说他们在北地过的很是松快,并无别怨,只是担心我。于是我便不不气你了,他们都愿意,我又有何不可。”
杨舒桐转头仰视赵岫,瞧见他骨线流畅的下颌绷得有些紧,忍不住伸手在他脖颈处挠一挠,眼见他紧张之态略有松弛,越发觉得他像那日在田间地梗处瞧见的撒欢小犬。
赵岫依旧不低头瞧她,只将她不断作乱的手拉进掌间紧紧包住。
窗外圆月如莹白玉盘,无端让他想起淳祐元年初入冬那次与杨封舍提及致士与迎娶女儿之时,下的那盘棋。
那时,他手里紧紧捏着一白子,玉石制成,声音清脆。
杨舒桐见他神态越发严肃,干脆推开椅子站起来,伸手捏他下巴,赵岫终于低头,但还是不知要如何面对她。
她若是不进宫,必然要嫁与东京城中一风流才子,观四时之景,行万里美途……
杨舒桐见他不悦,自己亦提不起来兴致,恨他有话不讲,干脆踮脚一口咬上他下巴,赵岫不期然受了她一口,“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