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他眼睛生痛,几次叁番,恼怒之下,一手夺了杨舒桐的书,把人揽进怀里,“睡觉!”
杨舒桐哭笑不得,只好依着他。
不一时,赵岫熟睡,杨舒桐扶他枕在自己膝上,扯来薄毯覆上。
她将车上的小窗打开,薄帘支起,青草的味道扑鼻吹来,远处高山迭起,近处嫩草勃勃,大道一边有农桑之家,两小儿挥鞭牧羊,身后跟着一只摇尾低头不知在嗅甚么的苍色小犬,前面的小儿吆喝一声,小犬抬头瞧见主人走远,欢快地撒腿追上,春风顶头拂过,将它一身薄毛吹至身后,他微眯着眼,尽享春日繁华。
杨舒桐瞧了一眼睡得正香的赵岫,又抬头望一眼绕着小儿奔波摇尾的小犬,默然一笑,将赵岫颈见垂下的一缕乱发勾起,绕在指尖。
清潭追上来往窗边递了一壶茶来,杨舒桐接了,斟一杯慢慢饮尽,把赵岫那一缕发填进发冠内。赵岫受扰,蜷了蜷,拉了杨舒桐一角裙,皱眉抗议,杨舒桐抬手覆在他眼上,他又渐渐睡好。
不过一时功夫,那一处村落已难瞧见,再往前便是两座高山夹道,阳光被掩进山林之中,极像是冬末寒意未消,迈入禁宫深处。山高之处甚有积雪难融,山脚灌丛却有郁葱之态。杨舒桐将帘拉下,小窗关好,理了理薄毯,靠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一时想到十年之前的腊八日,父亲母亲必也经此地,不知那时山底可有顽冰,长路可甚崎岖。那时兄长是否如她这般支窗观景,是否身后亦有小厮拣炉煮茶。
等她再睁眼,瞧见的是赵岫的青色衫袍。
杨舒桐呼了口气,又闭上眼,懒懒的不愿动弹。
“衣衣,日落了。”
她听见赵岫这样说。
待她坐起来又支开小窗,高山已不见,只剩远远处青灰色与天相接的起伏连绵。马车脚下是源源不绝的坦地平原,春日的风还未吹尽,此处依旧是冬日晴天之景,杂草荒荒,无谓白苍。
暖黄色夕阳从马车身后袭来,顺着古道将枯黄枝叶描金,上过一层漆的马车上亦被镀了一层薄金。
落日余晖,衰草斜阳。
赵岫见她瞧得痴迷,恐她刚睡醒被风扑了,取了一件惟帽披风为她披上,兜帽盖了她整张脸。
如此行了几日,渐近北地,一行人倒不如之前着急,若是瞧见了极美的景致,便要停下来赏够了方走。
以至于,从东京城至相州,原本半月路程,他们竟走了一月有余。
/
杨舒桐兄长杨玮,十年前从一介县官做起,此时已官拜相州知府,杨封舍与夫人宣田亦随杨玮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