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小老师的姑姑家“特训班”》
第一章:姑姑的“求救电话”
周六清晨,李小帅刚从实验室出来,手机就弹出姑姑周淑芬的视频通话。镜头里,姑姑揉着太阳穴,背景是堆满试卷的书桌,桌上还摆着半凉的豆浆和包子。
“小帅啊!你姑姑今天可遇见大难题了!”姑姑的声音带着点哭腔,“你堂哥堂姐要中考了,数学成绩卡在90分上不去!老师说他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可他们偏说‘学不会’!我昨晚翻你小时候的错题本,发现你初二数学考了98分……你能不能抽个空,去姑姑家给他们补补课?”
镜头切到旁边的堂哥周明轩(15岁,初三)——他正瘫在沙发上打游戏,耳机里传来“五杀”的音效:“姑,小帅才13岁,能教我啥?我初三的内容他都没学过吧?”
堂姐周雨桐(14岁,初二)抱着英语书翻白眼:“就是,我二次函数都够头疼了,他来能讲明白吗?”
李小帅看了眼实验室日程表——今天下午他要和安德森教授讨论“神经网络优化”,但姑姑的“求救”在家族里是“最高优先级”。他扯了扯白大褂的领口,对镜头勾了勾手指:“过来,我教。但先说好——别喊‘天才弟弟’,喊‘表弟’。”
第二章:姑姑家的“开学典礼”
下午两点,李小帅背着笔记本电脑走进姑姑家。堂哥还在打游戏,堂姐趴在桌上用红笔圈错题,草稿纸上画满了愤怒的小鸟。
“表弟?你就这?”堂哥摘下耳机,上下打量他,“我初三的数学题,你看得懂吗?”
李小帅没接话,径直走到书桌前,翻开堂姐的数学卷:“这道二次函数综合题,你错在没找对顶点坐标。”他在草稿纸上画了个坐标系,“顶点式y=a(x-h)2+k,h是对称轴,k是顶点纵坐标。比如这道题,抛物线过(1,4)和(3,4),对称轴就是x=2,顶点坐标是(2,0)——”
“等等!”堂姐打断他,“我老师说过,对称轴是-b/(2a),你怎么用顶点式?”
李小帅抬头:“两种方法都对,但顶点式更适合已知两个对称点的情况。比如这道题,你用顶点式更快。”他在卷子上快速写下步骤,“试试用这个方法解,五分钟就能算出答案。”
堂姐半信半疑地照做,三分钟后突然拍桌:“对!我算出来了!答案是y=(x-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