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么传来传去,几乎没有人知道原本的真相。
唯独藤淮安心里清楚,起义军中的“老塑匠”,原是隋唐时的一只黑狐,曾在门岭某个古村里,盗得一卷奇书。逃出来之后躲在世间。常年于寺庙里以塑造泥胎神像为生,想把白膏水炼药服食得个正果,一旦露出原形,它就前功尽废再也变不成人了。直到被起义军胁迫,才不得不显出真身逃遁。
藤淮安同老塑匠师徒一场,蒙其救命赐书,得以保全性命回到家乡,心里是感慨万千,却不便对任何人提及这番遭遇,途中也不敢去看那卷古册,一路避开贼兵,有惊无险地回到家中。
藤淮安一年前在战乱中下落不明,家里人和街坊四邻都以为他早就死了,此时见他安然无恙地回来,皆是又惊又喜,邻里纷纷向其父藤员外道贺。
藤员外摆酒给藤淮安压惊,夜里宾客散去,就剩父子两个。藤淮安家训甚严,提及这一年多的遭遇,不敢对其父隐瞒,当下从贼兵如何屠城,他如何被老塑匠搭救,直到逃离义军大营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
藤员外听罢经过,惊出一身冷汗,要来那卷古册翻看,见尽是方外异术。他以为藤淮安年轻不识厉害,不管是不是出于无奈,毕竟在农民军中一年有余,被官府知道了,全家都得被抓去砍头,连祖坟都得给刨了。还有这卷古册,是那黑狐盗来的东西,留着迟早是个祸害。当即命家人点了盆火,扔进去加以焚毁,又让藤淮安到外省亲戚家躲几年,到了那边闭起门来安心读书,不可外出半步,免得引来杀身之厄。
藤淮安见父亲烧了那卷古册,忙到火盆里抢出来,却烧得仅剩下最后两页了,无奈之余,只得仔细装裱了,藏在身边做个念想。
藤员外见古书烧得仅剩最后两页了,又没什么文字,只有两幅图画,留下来没什么用,也就没再为难藤淮安。但事不宜迟,迟则生变,转天便命家人,把藤淮安送到外省亲戚家去住。
那家亲戚同为江南大族,前不久在城外购得一座大宅,此宅年久失修,但规模可观,前后好几进房屋,门口一对大石狮子,显得气派非凡。只是前边是条僻静无人的冷巷,宅后是很大一片荒废的菜园,很多年没人居住。传闻古宅里不太干净。藤淮安的远亲不信那些妖邪之事,使钱购下这座老宅,打算重新翻修一遍,然后举家搬进去。偏赶上流寇作乱,只好远走避祸,家中细软金银也都带走了,剩下那些粗笨家具,就暂时存放在这座大宅里,把各层门户都上了锁。当地战乱平息之后,还没来得及搬进去。
藤员外看上这座大宅荒凉僻静,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