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的暖风终于吹散了运河上最后的薄冰,姑苏城的水陆命脉重新搏动起来。
码头上货船往来,带来了各地的消息,也吹皱了西山煤矿原本还算平静的池水。
从运河码头归来的矿工们,脸上带着与往日不同的急切和期盼。
他们带回了家乡的音讯:官府张贴了告示,号召流离失所的百姓返乡,参与重建家园;朝廷后续的救济粮也陆续运抵灾区,足以支撑到新一季庄稼播种收获。
这消息像燎原的星火,瞬间点燃了矿工们压抑已久的归乡之情。
“东家,情况……不大对劲了。”刘大那粗犷的脸上带着少有的忧虑,找到了正在偏房研究火铳图纸的江云。
他详细汇报了矿上的暗流涌动:越来越多的工人打听返乡事宜,眼神里充满了对故土的渴望,干活时也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江云放下炭笔,眉头紧锁。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西山煤矿如今的产量,得益于相对充足的工人,刚好覆盖了姑苏城及周边城镇对蜂窝煤的需求,甚至略有盈余。
工人们的工作强度适中,一切按部就班。然而,若这批熟练工骤然离去大半……产量必将断崖式下跌!
寒冬虽过,蜂窝煤的需求并不会消退,更关乎着矿场和销售网络的稳定运转。
“他们想回家……天经地义。”江云叹了口气,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经历过流离失所之苦,他比任何人都理解那份对故土的眷恋。“强留不得,也留不住人心。”
问题尖锐地摆在了面前:矿场需要人手!而且需要尽快补充!流民招募的这批工人中,大部分都思乡心切,归心似箭。
只有少数孑然一身、或家乡已无牵挂的人,才流露出愿意长期留下的意愿。如何填补这即将出现的巨大空缺?
焦头烂额之际,江云想到了他那“好哥们”的纨绔兄弟——王世文。
翌日,王世文带着两个膀大腰圆、面相凶悍的家丁,大摇大摆地来到了西山矿场。
江云开门见山:“王兄,帮个忙,矿上缺人手,得尽快招人。”
“招人?好说!”王世文一拍胸脯,“包在为兄身上!城里的乞丐窝、流民聚集地,还有码头上那些苦哈哈,都给你筛一遍!”
于是,一场颇具“特色”的招工行动开始了。在城西破庙、桥洞等乞丐聚集地,两个凶神恶煞的家丁往那一站,本就畏畏缩缩的乞丐们更是噤若寒蝉。
王世文语气带着几分施舍:“听着!西山煤矿招工!包吃包住,还给工钱!比你们在这喝西北风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