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之安’,或有可能。”
“然‘百年太平’……恐非一战之功。草原如野草,春风吹又生。蛮族今日蛰伏,只因我强。他日若我朝有变,其必卷土重来,此乃千古循环!”
王世文在一旁听得倒吸一口凉气。
赵王脸上笑容微敛,目光却更加深邃:“哦?小友既知此乃循环,可有……破局之法?”他问得极其认真,显然江云已触动了他心中更深层的忧虑。
江云心头一跳,打了个哈哈,露出一丝惶恐:“王爷真是折煞小子了!小子不过乡野草民,偶读几本闲书,哪敢妄言破此千古困局?” 他巧妙地避开了直接回答,
“不过,”江云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更实际的方向,“王爷,若真要与北荒开战,小子斗胆问一句,我大昌与蛮族,在沙场之上,长短优劣究竟如何?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赵王神色瞬间变得极其凝重,眉头紧锁:“蛮族生于马背,长于骑射,其孩童能开弓,妇人可驭马!战马膘肥体壮,耐力速度远胜我中原马匹。”
“草原辽阔无垠,正是骑兵驰骋之绝地!我大昌……”他重重一叹,带着深深的不甘。
“步卒虽强,结阵可挡千军,然机动性远逊!骑兵数量本就不足,马匹质量、骑卒技艺,皆逊色一筹。”
雅间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骑兵劣势,是冰冷的现实,是无法回避的巨大阴影。
江云沉吟片刻,试探性地问道:“王爷,军中之兵器,除刀枪弓弩外,可有……火器?”
“火器?”赵王与王世文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浓浓的困惑和一丝茫然,显然,他们都不知道火器。
江云心中了然:果然,这个时代的火器还没有发展出来。自己虽有超越时代的知识,但火药配方、稳定性和大规模制造工艺绝非一蹴而就。
他按下心中关于火器的念头,将注意力转向现有技术。
“原来如此。小子孤陋寡闻了。那不知如今我军中将士所用刀枪盔甲,与北荒蛮族相比,质地如何?”
说到此处,赵王杨羽一直紧绷的脊背忽然挺直了几分,脸上那份战场劣势带来的阴霾被一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取代,甚至隐隐带着一丝狂热。
王世文立刻会意,带着与有荣焉的语气道:“江兄有所不知!王爷不仅心系军国,于格物之道更是造诣精深!”
“有感于军中旧有铁器易折易钝,王爷亲自督率工部大匠,穷数年之功,革新了‘百炼法’!”
“如今锻造出的‘百炼钢’,其坚韧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