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目经常挂在嘴边的词语,也没有别的缘由,就是因为彩云道什么都好,但就是受到交通影响太大,商贸的确难发展起来,所有运输难度大的产品,都很难量产,‘重量’成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而且,在了解省道局势的时候,还要结合矿产图来看——只要是有银矿的地方,都会有敏朝修建的官道,发展难度会低很多。
要是一处所在无矿无盐,那就等着吧,出了县城全是土路小径,想要去村里?不好意思,本地没有村子啊,只有一个个夷寨,由土司管辖,从来也不交税的,想要搞买地州县分家分田那一套,首先要把人口普查一遍吧,土司都得感谢你,很多土司也很少派遣人手去底下的村子,尤其是一些居住在深山的村子,一年都难得来镇上几次,下雨天把路给淹坏了的话,那就彻底失去联系了,过上几年再过去,人去楼空,人家早就搬迁的事情,也并不鲜见。
基本上,就等于是从零开始建城了……去这样的州县做更士的话,工作难度有多高,陶珠儿都想不出来,目前为止,买活军也没有开始全面改土归流,彩云道还有很大一部分区域归土司统治,他们只是把效忠的对象,从敏朝天子换成了买活军的军主天菩萨谢六姐——在知识教的串联撮合之下,这改信的脚步还是非常顺畅的,知识教的祭司,现在在一些地区,说话要比土司家族还更加管用。
“大多数土司也都跟着改信了,去年一整年,只有大理方向出过一次事情:那里的土司陆家,不服知识教祭司的权威,也不愿改信,试图用‘传播妖言’的名义,把祭司囚禁判罪,当地的夷人收到风声之后,立刻兵分两路,一面出兵讨伐土司,一面来找衙门报信。我们更士和驻军大概三百人,立刻动身前去,组织夷人攻下土司府,夷人做主,把土司一家处死。这样在当地建起了我们的衙门。”
陶珠儿支援的楚雄这里,就是很典型的彩云道小县城:距离昆明比较近,但没有什么矿,也不在矿路上经过,这样交通就非常不便,从昆明出来,走的就是只能隐约辨认的土路,很多时候基本上是在野地里穿行,没有马帮带领,根本不知道是在赶路还是乱走。
走了三天多时间,到达了连城墙都年久失修,整个县城不过是千把人的小城。这千把人里,至少五百人间接和买活军衙门有关,剩下五百人和原土司府有关,再加上一些匠户,就是全部了,在内地必然有的地主、商人等等城关常见居民,全都欠奉。因为整个楚雄全是山区,峰峦起伏,河间谷地遍布夷寨,除了和昆明接壤的田地有一些汉人以外,根本就没有地主发展的土壤,在买地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