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般的景象从未见过:县里主动派人下来询问墒情,在今年歉收,甚至是绝收已成定局的时候,甚至还派人入村点算人数,组织要出门讨生活的百姓们和他们一起走,筹码更是前所未有——只要跟着他们走,就能管饭吃,不一定能吃饱,但绝对饿不死!
这便是非常有诱惑力的条件了,毕竟今年的旱情来的时机实在不对——它是在春小麦播种之后才开始不下雨的,播种之前还下了一两场雨,让大多数人都心存幻想,把种子给播下去了,便是一场雨也不下了,等到大家确认今年歉收已成定局时,种子粮也都亏损了进去,这让大多数人都处于一个哪怕是要出门乞讨,都没太多粮食上路的窘境之中,因为反复的旱灾,今年连山里的野菜都没有怎么长,摆在他们面前的似乎只有多少年来在这片大地上多次重复的老路:卖儿鬻女当然是可以的,也有人能卖得出去,但在绝大多数穷乡僻壤,大面上来说,最后,大概还是要开人市。
在这个时候,只要肯管饭,叫他们做什么不成呢?往常对于衙门心怀疑虑,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不积极参加的农民们,这一次也反常地合作了起来,他们在衙役的驱驰和呵斥之下,携家带口纷纷上路——老人们有许多被留下了,一家里留一个壮劳力照顾他们,他们的活路倒是无妨的,因为到底河水还是有一点的,大多数人逃荒之后,留下来的河水就足够这么十个人灌溉一两分的地了,而衙役们也强迫这些壮劳力全部改种土豆,如此,哪怕是一两分的地,也足够把他们养活到来年——土豆是丰产的,老人们反正吃得也不多,饿不死即可,这个世道,能管一口饭吃,不用为了省粮食把自己吊死,老头老太们还奢求什么呢?
除此之外,孩子们几乎都被带走了,女孩儿们也不例外,或者说女孩儿们反而是优先被保证带走的,这倒不出奇,一如既往,在乱世中她们承载了更多属性,食物:在人市之中,女人和孩子的肉都是更受欢迎的,因为细嫩些;商品:作为仆从和表子被贩卖时,女人也比男人的市场更广阔,虽然小倌也很流行,但那是在南面,北面的口味比较传统,而女人毕竟可以生育,所以潜在购买者又多了一些有生育需求的底层男性。
这一次呢,她们被优先带走的理由也很明确,那就是衙役要把他们带去面对的买家(大多数流民都是这样理解的),他们是更为青睐女性的,女性的价格要比男性高,能给衙役老爷们带来更好的回报,所以衙役们非常积极地保证所有女人都被带走。流民们也只能听凭摆布,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对买活军的名号一无所知,只有五成不到的人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