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出之子都算嫡子,实际上嫡庶仍然非常分明,童奴儿的儿子中,庶妃、小福晋、格格等所出之庶子,均难以得到较高的地位,嫡子视之犹如奴隶,四大贝勒全都是嫡妻之子。
诸嫡子的地位,又和母亲的地位有一定关系。二贝勒是童奴儿之侄,为养子,不必多说,完全不在三贝勒眼中,四贝勒之母虽然也是正妃,但生前被三贝勒生母稳稳压了一头,虽然三贝勒生母死前也已经失宠,甚至和老汗颇有怨言乃至于翻脸成仇,但那也是在四贝勒之母死后的事情了,而且三贝勒并未受其母失势的影响,反而颇得宠爱。
因此,他对四贝勒并不服气,甚至可以说十分轻视,只服膺大贝勒一人——元妃嫡子,素有威望,虽然有和如今的大妃私通的丑闻,但老汗并未深究,依然非常倚重,也是众人公认的建州太子。三贝勒也认为,汗阿玛可能会把大部分家当交给大贝勒,他也打定主意,要率领自己分到的兵马依附大贝勒——投降南人,做梦都别想,谁要投降谁去,汗阿玛已经老了,说出来的话让人难以像从前一样佩服,透着胆怯,三贝勒是当仁不让的满洲好男儿,他是一定要和南人干到底的!
“人都来齐了……”
除了四大贝勒,五大臣之外,到场的还有不少童奴儿的心腹,也都是熟面孔,只有一些在西部和鞑靼人做生意的没有返回——鞑靼人和建州人之间,时战时和,关系完全由需要而定,此前建州势大,鞑靼人和敏朝联手遏制建州,但现在,建州衰弱,敏朝复苏,还有买活军在南方的声势越来越强,林丹汗就又开始和建州做生意了,虽然价格非常贵,但他手里的确能流出一些建州在别地儿买不到的好东西,双方的关系也重新缓和了下来,不像前些年那么剑拔弩张了。
鞑靼、建州、敏朝、买地、高丽、东瀛……甚至包括了吕宋、安南,这些势力的名字,从老人心头一一流过,他的目光落在了被珍重地裱架起来的彩色世界地图上:这是探子费尽心思才从买地获得的好东西,辽东之地如此广阔,在地图上却也不过是拇指肚大小的地方……
如果再年轻个五十年——如果还能活五百年……那该有多好啊,在这样辽阔的天下间,他、建州女金该有如何的作为……
童奴儿闭了闭眼,壮主的雄心退去了,留下的是族长、国主多年接触政务的务实与精明,他清了清嗓子,不再把精力花费在‘为何要分家’上,而是哑着嗓子,让大家都看向地图。
“看啊,这天地是多么的广阔,好土地是这么的多……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的子孙却还有别的路走,能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