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又颓唐下来,道,“买活军大军若来,何须兄长你言语?我也一定是投诚一员,里应外合,搏命去开城门都做得出的,但他们便是不来,我们有什么办法?若说要舍下基业去买地,那,那……”
显然,他还是十分不舍的,张朋点了点头,并不游说刘阿弟和他一起走,而是忽然转开了话题,“买地此次出兵,是为了绞杀真老母教——”
他突然压低了嗓音,在刘阿弟的惊容里,有几分诡秘地说道,“倘若……倘若为兄这里掌握了一条线索,可以肯定真老母教的教首,现在就正藏匿在羊城之中——”
“你说,买活军会不会来呢?”
第624章 长须仙老
若说这张朋是生搬硬造出一个真老母教的教首来, 那就是高看了他的胆子,又把买活军的人给看得小了,他之所以知道真老母教教首的去向, 说来还是因为自己的船厂——这几年来, 造船业兴旺发达,使得船厂这里也有了信心,敢于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 提前造好成品船只, 往外出售。
这在从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除了官营的船厂,会不断制造制式的鸟船、快船之外, 一般的造船厂, 有时甚至是来料加工的形式, 是船东手里先囤积了一批木头, 等到木头阴干到了年份,再请来船坊,商议着安排舱室,定下图纸, 这才开工修造,要造一艘船, 从开始攒木头到最后动工, 快也要五年, 慢则十年八年都是有的。
这其中的讲究, 主要在于船的售价实在是十分昂贵,且市场极小,如此,这个行当对银钱的要求便高了, 一些小船坊,根本没有实力囤积大批木料,并承受观望的成本,也就不说在没有买家的情况下自己预先造一条船出来,再去寻售了。
张朋这里,也是因为五年前买活军占据鸡笼岛之后,海运需求陡然井喷,处处都是要船,他在这几年间通过造定制船,多少也攒了一笔本钱在手中,对于将来海运业的发展也极有信心,因此这才试探着想要自己造一艘船出来,届时若是卖得掉那就卖了,若是售价不理想,他就干脆和一二好友合伙,经营起这艘船来,现在有了传音法螺,便是在夏季飓风季,近海的航船也能提早收到消息,入港躲避飓风,行船的危险性大大减少,而利润又是如此丰厚,也由不得张朋不心动。
这个念头,是三年前起的,其实到现在,哪怕不造船张朋也已经赚了——三年前他屯的那批木料,现在可是涨价了不少,屈大胡子还教他,让他不要在羊城卖船,开到新安、壕镜去,或者去云县,在交易所挂个号,花钱请人来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