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我感觉我们找到了合适的地方——现在的问题,就只剩下开拓的方式了。”
看起来,于船长认定了这是一份别人无法攫取的功劳——占城适合开辟耕地,这一点大家都看出来了,这里各方面都要比会安更合适得多,但的确,开拓的政策还需要在调研后酝酿提议,六姐并未定下具体方针,而于小月已经先入为主地认定了张宗子和徐侠客等人没有这个脑子。
“哼!”
张宗子忍不住也放下了正在酝酿的长篇系列报道《我在南洋做驸马》,跟着徐侠客一起沉吟了起来:条件就是这么个条件,大家都看得清清楚楚了,就等于是题目的题干已经写了出来。
那么,针对这个题干,该如何来写出一份能取悦六姐的标准答案呢……
第396章 南洋来信
“占城国王对我们在占城港附近开荒的想法非常积极, 并且再三言明不会向华人征农税,本地的华商也向我们介绍了占城港这里的税收来源——主要来自于商户,渔税, 还有国王在港口自己的贸易,占城王室本身就是占城港最大的供给商。他们也不向城外的村寨征农税,国王的日用由自己的庄园提供……嗯, 黄小翠的视角在扩大。”
“这主要是因为过去数百年来, 占城王室的影响力逐渐式微, 安南人开始管理占城港外的税务, 但是最近几十年间, 安南二主争雄,没有余力再顾及这些深居腹地的村寨, 去向他们征税往往是得不偿失的。村寨的主权主要看每年头人的朝觐对象, 朝觐时, 头人会献上一些礼物, 这就相当于是税收了,同时获取一些必需品,比如盐和瓷器, 这对于村寨土人都是非常贵重的东西……”
“现在, 占人想要乘着安南衰弱的机会重新崛起,能否获得华夏的支持也就至关重要了,再说,华人的勤劳、勇敢、聪慧,在占人心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华人雇佣的占人,也比本地的土人要会种田得多, 农耕技术经由华人而得到扩散, 增产的作物又引来了更多百姓, 让占城港在过去百年间还保持繁华,尽管不收农税,但占城港也能享受到城市重新繁华起来的好处……”
“占城港的确是华夏入局安南很好的跳板,我的建议是,在此地做种植园的布局,可以采用烧荒的方式种植橡胶林,五年后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橡胶,此外还可以种植甘蔗,布局蔗糖工厂,白糖是饱受所有人喜爱的贸易品,而且战略地位又不算太过重要,即便工厂受损,技术外流,对我们的经济战略也不会有过大的影响……张宗子什么时候对政治也这么有心得有兴趣了?受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