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连向沈编辑刺探吴江人动向的心思都没有了,只是两眼无神坐在桌前,望着木桌面上压的玻璃板发呆。
“张采风使昨晚没睡好吗?”
小周去外头拿邮包进来时,便随口问了一句,张宗子打了个哈欠,摇头说,“没事,把信拿来吧。”
——自从谢六姐的那篇《答疑》之后,编辑部便开始批复投稿信件了,因此邮件往来比之前骤增了许多,而编辑们虽然一开始大为不满,但很快也找到了一丝批复奏折的乐趣——在信件上圈圈点点,写下批语的快感,居然不亚于自己的文章见报。而小周、小洪等编辑的能力,居然也在批复中得到了不小的进步,因他们要找出毛病,便一定要吃透文章的内容,如此认真多读文章,本身对于语感的培育便是很有帮助的,各种典故,也在不知不觉间便沉淀在了记忆里,如今虽不说出口成章,但对报社一般的通讯稿件,写出来也比从前要耐读精炼得多了。
“今天不止来信要看呢。”刚才是小周出去接的信,因此只有他知道来路,一边拆信一边就说,“要先看六姐写的《政治.第一册 》的草稿,而且还要今天内写出读后感交上去,好像还设计了什么调查问卷……”
他的语气轻描淡写,但办公桌前,沈编辑和张采风使的头却都猛地抬了起来,“《政治一》?”
“道统……终于公诸人前了么……”
第230章 沈曼君自学
凡是所有基于幻想产生的神话故事, 其社会架构必定是反映本时代的社会结构,这实际上反映了一条公理——组织性无处不在, 智慧生命体需要组织,不仅仅人类,便是猛虎狼群也都拥有自己的组织性。即便是仙界,在人们的想象中,也必须拥有一定的组织性才能顺畅运转,本教材所谓政治二字,便正是组织性的体现。顾名思义, 是以政权为核心的集合体产生的所有社会性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很好, 教材才刚开头, 便是一大段需要做注的文字, 沈曼君不免就揉了揉额头, 拿起炭笔开始在教材上画点, 这是她的工作习惯, 第一遍她会先通读一整章文字, 期间把所有认为需要做注的词语都画上圈圈点点,不同符号的含义只有沈曼君自己明白。而沈曼君也是在不断的编辑过程中逐渐习惯了用炭笔和羽毛笔——羽毛笔的字可以写得很小,而且不容易涂改, 很适合在教材、报纸上做留痕很久的标注, 而炭笔就不必说了,可以随便擦写,实在是一样很好的东西,用这两种硬笔写字都比用毛笔写字轻省。
和谢六姐的所有进阶教材——也就是除了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