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冷峻的笔调质问。
【百姓来往,又有谁会花功夫去官衙备案?这协议书的规定,设来非用,注定将是一纸空文,于是人人违法,违而不罚,威严何在?】
【男女之间倒也罢了,原本是不该有太多来往的,但男女彼此是否完全不用和同性往来结交,难道非要百姓人人而为独夫,阡陌相交而老死不相往来,才能称此令之意?此法之下,人人自危,彼此猜疑,蒙冤者难以自清,我们的社会中,放眼望去,满目皆是潜在的仇敌,守望相助的温情将又何在?】
“这……”
孙初阳也觉得胸口一口气长了出来,此人完全说出了他心中那未成型的顾虑!甚至比他说得更透彻也更刁钻,令人不觉点头赞成他的结论:【此法,或能治一事之乱,却将坏百世之风,实为短视不智之至!若长此推行,只怕民风法治之乱,就在眼前!】
第207章 四方豪杰群聚
“或能治一事之乱, 却将坏百世之风……”看完全文,孙初阳一边喝茶,一边还是不禁念叨着这篇文章的收尾语, “这个张天如是何方神圣?这样的人物,不该没有一点声音才对, 且不论才情,此人是当真胆大包天……这真是个折腾人, 他这用的还是真名——难道家中除了他之外, 再没有别人了?”
他已知道张天如是娄东人士, 方才有这样的推断, 且先不说谢六姐的反应, 这篇文章若是刊登了出去, 不就是现成的投敌叛朝的证据么?张天如自己来买活军这里,或者是来讨生活,或者是来搅事,这个且不说了, 他家里总还有别人在老家吧?这是一点都不顾家里人的死活么?别的不说,只说自己的老师, 自家人几乎都带来了,而且也做了高官, 即便如此, 在报纸上也是低调得很,压根便没有丝毫的言论外泄,不就是怕连累了家乡的族人?
徐子先道,“他家里不但有人, 还是书香高门, 他伯父振之老前辈, 原是之江按察副使任上去世的——”
“原来是工部张尚书的张家!”孙初阳不禁一惊,这之江、江南的官场,他们师徒俩是很熟悉的,“他们家可是世代仕宦,怎么对自家子孙管束如此不严,叫他跑出来了不说,还发些这样的怪论!我出京以前,还和张尚书见过一面,他似乎对此一无所知,也未曾托我照应张天如——这个张天如,是他的——”
“是张尚书的侄子,”徐子先苦笑道,“年纪很轻,不过刚二十,听他自言,因其母出身卑贱,又不受父亲宠爱,因自幼便受家人虐待,几乎半仆,甚至众人多呼他外号为‘塌蒲屦儿’。娄东话里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