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眨眼间还离了婚,又去了外地,他们也还有些无法置信——这也能离婚?还真给离成了?就连孩子都给带走了?
“听说她要在云县那里做生意呢,说是打算也开一间海货铺子。”
“哪来的本钱呢?”
“没看皇榜上新贴的告示吗?新推出的穷人贷——现在不是不许放印子钱了吗?这穷人贷便和青苗钱差不多一个意思吧,利息十分的低,只是审核很严格。”
百姓们对于印子钱是不陌生的,自古以来,借钱都要给利息,九出十三归——这是正当的利,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钱庄、当铺、大户人家往外放债,这是最基本的利钱,还有那些翻倍的砍头贷、破家的一夜贷,都拿在农户的命脉上,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农户实在是没有东西吃,存粮将尽而新粮还没有收成,只能借钱来粮铺里买高价粮。
去年秋后便宜卖给粮铺的粮食,今年春末便要用翻着倍打着滚的价格重新卖给他们,一进一出,带来的是沉重的债务,多少农户就这样沦为佃户,而多少佃户又在沉重的佃租中悄然饿死,这其中的人命是算也算不清的。凡是农户,没有不切齿痛恨粮铺的,若非如此,买活军也不至于这样的得民心,他们固然生发出种种异想天开的手段来调理人,且其中许多的规矩是让人反感的,但现如今村人百姓,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暗地里供奉谢六姐的长生牌位,第一个,是因为谢六姐有高产稻,第二个便是因为谢六姐会给他们留下充足的口粮,而且为买活军做活是真的有钱得。
这或许是数千年来,临城县的百姓税赋最轻的一段时日,百姓们怎能不因此感激涕零呢?或许在某个世界里,只有染上恶习的人才需要借高利贷来满足自己虚荣的欲.望,但反正在临城县,若是年成稍差一些,而又舍不得卖了家中的儿女,那么第二年粮食就很可能会不够吃,那时候一个农户或许便会因此踏入印子钱的圈套中,逐渐地债台高筑,将几代的积累慢慢地消耗了去。
是以,溺婴在此时虽然依旧是一件狠心的事,但也不会招致太多的指责,至少对最穷的那些人来说,他们的想象力是很匮乏的,在他们看来,如果不是实在过不下去了,谁会忍心杀掉自己的孩子呢?那些富有的人家里是一定不会有溺婴这种事的。
买活军占领临城县已经三年了,这三年来,临城县的婴儿塔慢慢地也被废弃了,因为买活军不但给他们留粮食,给他们活做,而且撕毁了所有带超额利息的旧债务,高于年利四点的利息便被宣告是无效的,而本地的印子钱庄家则早被杀了,他们入驻县城的第一天,就杀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