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指出了一条“明路”。
听到符氏的建议后,杜太后苍白的脸上,涌过一抹潮红,她恍然大悟道:
“是极,是极。”
“来人,快取笔墨来。”
拳拳爱子之心,竟让杜太后都有力气书写手诏了。
而在杜太后正欲动笔之时,为以防万一,符氏再度建言道:
“私诏难安公心,母后何不让人召来赵普、家父二人共为见证?”
赵匡胤离京后,曾明诏让赵德秀监国。
按照常理纵算杜太后要下诏,这件事亦要先让赵德秀知晓,方能有合法效力。
但符氏知道这一件事,在公布之前是不能让赵德秀知道的。
符氏竟想让杜太后动用权力,直接绕开赵德秀,真是其心可诛。
可“罢支郡”一事攸关符氏一族荣辱,更攸关赵光义的将来,符氏不得不这么做。
这件事虽有些冒险,但出其不意下一旦成功,足以成为符氏一族的护身符,让符氏一族继续成为大宋的“特权节度使”。
“就依你说的去办。”
在符氏的步步牵引下,病重的杜太后不知不觉间,已成为她的提线木偶。
得到杜太后的口谕后,符氏按捺住内心喜悦,她连忙起身将殿外的王继恩给喊了进来。
王继恩自成为内侍省主官后,将宫内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故赵匡胤离京之时,将王继恩留在了宫中,替他从旁照顾着杜太后。
王继恩原本值守在殿外,并不知刚才殿内发生何事。
而他一入殿,便听到符氏说道:
“太后让你前去召赵相公及符节帅入殿。”
初听这话,王继恩就敏锐的意识到不对劲。
一向深居宫内的杜太后,突然召这两位外臣有何事?
可纵算心有疑虑,在杜太后点头后,王继恩还是恭敬的领命退下。
当王继恩走出殿外后,他脸上的恭敬神色,就大多消失不见,他心中的疑虑感越来越强。
王继恩先将目光望向政事堂的方向,随后想起某事的他,便猛地抽回目光。
王继恩先召来殿外内侍,慎重地对他们吩咐道:
“太后染病,需要静养。
没有皇后、晋王殿下的命令,不要让外界的消息打扰到太后,知道了吗?”
听到王继恩的吩咐后,内侍们明白王继恩的话中含义,皆躬身领命道:
“诺。”
在嘱咐完一应亲信后,王继恩就撒丫子亲自朝着宫外狂奔而去。
一边跑,王继恩一边喃喃自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