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及乌,杜太后对王皇后不怎么喜爱,对赵光义的妻子符氏,可是喜欢的紧。
杜太后的出身谈不上高贵,加之赵光义与符氏成亲时,赵氏还不是皇族,故而杜太后心中认为,那时符氏是下嫁给了赵光义。
两重原因影响下,自杜太后病后,她数次婉拒了王皇后与李杜若的照顾请求,身边只留下符氏一人在身边。
杜太后的偏爱,赵匡胤的离宫,给了符氏极佳的机会。
符氏在给杜太后喂完汤药后,见杜太后病体难返,想来大限之时就在这几日,于是她便低声抽泣起来。
刚喝完汤药,正在养神的杜太后听到了符氏的抽泣声。
她艰难的睁开沉重的眼睛,看到了满面泪水的符氏:
“贤媳何故抽泣?”
问这句话后,杜太后脸上挤出了担忧的神色。
自己都病入膏肓,杜太后还有闲心担忧符氏,可见她对符氏的喜爱。
听到杜太后的询问后,符氏先是“一惊”,像是意外她的哭泣竟会惊扰到杜太后。
见打扰到杜太后的休息,符氏慌忙于榻下请罪。
联想到符氏近段时日的尽心侍奉,符氏的慌乱请罪让杜太后心生怜意:
“贤媳有何心事尽管说来,老身自会为你做主。”
一朝成为一国太后,加上皇帝又是个孝顺至极的人,杜太后自觉天下间没有她摆不平的事。
在杜太后的连番追问下,符氏才“勉为其难”地说道:
“母后久染沉疴,面容日益憔悴,妾身不免悲从中来,恨不能以身替之。”
符氏先是显露出令人感动的孝心。
当显露完孝心后,符氏接着说道:
“妾身悲伤,既是担忧母后凤体,更是想到近来朝中对家父的攻讦.”
说到攻讦二字时,符氏哭声渐大。
符氏的反应,让杜太后愈显焦急。
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杜太后对德高望重的符彦卿这一亲家是相当看重的。
杜太后甚至在心中认为,当初若无符彦卿的大力支持,赵匡胤未必能那么容易坐稳皇位。
况且符彦卿的荣辱,是会关系到赵光义的未来。
多重因素影响下,爱子情深的杜太后,竟勉力撑起病体半躺在榻上,急切地开口问道:
“朝臣是如何攻讦符卿的?”
察觉到情绪烘托的差不多,符氏连张启唇舌,将一些事实添油加醋的说上一番。
在符氏的叙说下,杜太后听到的事实是这样的:
符彦卿一心为国,然树大招风,随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