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天下观望之心。”
赵德秀的话,让赵匡胤大笑起来:
“知朕者,晋王也!”
“晋王认为状元归他,那朕就给他。”
笑着说完后,赵匡胤从试卷上快速拿回糕点,一口放进嘴中品尝起来:
“状元可给,糕点乃晋王所献,朕不给。”
赵匡胤这话一出,让赵德秀先是一愣,然后脸上就露出笑意。
以往竟未发现,他老爹原如此“小气”。
大宋建隆二年七月十五日,今日朝廷发榜。
天还蒙蒙亮,贡院外的榜栏下就围满了学子,基本上全是寒门子弟,毕竟世家子弟何须自己来看榜单。
榜栏上虽还是空荡荡的,每位学子的神情却都充满着兴奋。
当日光愈盛时,手捧榜单的吏部主事从贡院内走出。
礼部主事一出贡院,便见到了人满为患的场景。
这一幕让礼部主事,颇感无奈。
昨日就曾预想过,今日贡院外会齐聚不少人,然真正到了今日,才发现昨日的预想有些谨慎了。
幸亏薛居正早有准备,当礼部主事手持榜单出现后,就有开封府衙役上前恢复秩序。
虽心中满怀热切,但熟读诗书的学子们,还是颇有规矩的。
在衙役的指挥下,学子们渐渐让出一条通道,可身体能相让,他们的目光却一直关注在礼部主事手中的榜单上。
上千道炽热的目光,烤的礼部主事头上的汗水不断冒出。
在以最快的速度张贴好榜单后,礼部主事逃离了榜栏之下。
礼部主事一离开,人潮瞬间闭拢,众多颗头颅像蜜蜂般拥挤着朝着榜单而去。
很快,一声惊喜声就在人群中炸响:
“我高中了!我竟能高中!”
这声惊喜,从一位寒门学子口中发出。
今次他能参加科举,得益于新政的实施。
本来这一次,他是报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一试,不料竟真的能高中。
而还未等这声惊喜声落下,越来越多的惊喜声响起。
“我也中啦!”
“我在榜末,我在榜末!”
足有数十惊喜声,在金榜下响彻着。
这些声音,象征着录取的七十余名进士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寒门。
而早早就挤到榜单下的周渭,亦欢喜的看见了自身名字。
甚至他的名次,还挺靠前,就在状元杨砺附近。
当下尚未有三甲、榜眼、探花之类的通用名次,学子们是通过名字排列顺序,大致推测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