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多占土地一事,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赵德秀的想法是,这两件事必须要在平天下的过程中就进行。
因在平天下的过程中,中央朝廷对军队的掌控力是最强的。
另外由于多年乱世,地方豪强的势力屡遭打击,是最虚弱的时候。
破而后立,才能缔造出一个充满新气象的王朝。
赵德秀的想法与赵匡胤不谋而合。
王朝初期清查天下田亩一事,直接攸关到王朝百年国运,赵匡胤自不会马虎。
在与赵德秀及众大臣商议后,赵匡胤在诏书中,主要将清查天下田亩一事,归纳为五大方面。
第一方面:清丈田亩,核实版籍
中央朝廷将派出使者前往天下州县,按图索骥,履亩而丈。
凡公私田土,必须重新造册登记,严格注明四至、肥瘠、农户姓名等情况。
百姓须在百日内向官府呈递田契,若无官方田契保护的田地,一律收归国有。
各州县须于次年孟夏前汇总成册,上呈户部。
上呈户部一事,将作为明年各地官员重要的官绩考核。
第二方面:严惩隐漏,整肃吏治
当朝廷使者下达地方后,若发现地方豪强隐匿田亩、违制虚占膏腴,一经查实,除追征十年赋税外,杖责八十,田土充公。
州县胥吏与豪右勾结者,论罪如律,籍没家产。
而民间告发隐田、虚占者,则根据举报功劳,依律赏赐额外田产。
若州县官循私舞弊,阻止百姓诣阙申诉,查实后立斩不赦。
第三方面:量定租赋,体恤民艰
田税按田亩肥沃程度分为三等:
上田每亩纳粮三斗,中田二斗,下田一斗五升。
另外严禁额外加征苛捐杂税。
逃亡大户,将田亩交给佃户租种者,三年内返回家乡,田亩所有权不变。
五年后归者,还一半田亩,另一半收归国有。
逾期五年不归者,田亩全部收为国有,并赏赐给实际耕种者。
严厉杜绝“耕者无其田”之恶象。
若刚发生战乱的地区,则州县上书汇报户部,适当给予一定宽限,以示怀柔。
第四方面:劝课农桑,奖励垦荒
新垦荒田免赋税三年,流民复业者官府将给以耕牛、种子。
州县官若能使辖境田畴辟、仓廪实,考课优等者大力擢升;
惰政致田土荒芜者,降职论罪。
中央会派出官吏于每年春秋巡察,督责农事,以免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