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
“攘外必先安内。
衡州刺史张文表,早对我有不臣之心,今大敌将至,断不能再留他。
师璠,你速率一军南下,会同内应擒拿张文表。”
早年周行逢还是一指挥使时,与其他九位指挥使交情莫逆,引为同盟。
在周行逢成为武平节度使后,常对国内的拥兵之将不放心,遂寻各种理由,大肆诛杀异己。
时至今日,昔年“湖湘十指挥使”中,唯剩周行逢与张文表。
说完后,周行逢从怀中掏出一块虎符交至杨师璠手中。
接过虎符后,杨师璠便即刻转身离去。
待杨师璠离开后,周行逢又对着李观象说道:
“赵德秀善谋,宋军善战,两者合一,不可小觑。
大敌将至,欲想国祚安稳,唯有再寻外援。
南唐、南汉、西蜀皆为强援,汝当速遣使分别前往拜访三国君主。
向他们申明利害,求取他们的援兵。”
周行逢的这一举措,让李观象面露犹疑。
李观象拱手对周行逢言道:
“恐会引狼入室。”
李观象的这一担忧是有道理的。
武平国的建立,源于南楚的崩塌。
当年南楚内乱,引来南唐、南汉的窥视,在一番混战下,二国皆从南楚的尸体上抢走不少地盘。
而在那场乱战中,武平军可未少于二国结怨。
宿怨未消,若将宋军比喻为猛虎,那南唐、南汉就是饿狼。
当年南唐、南汉能抢南楚的地盘,今日就能抢武平国的。
李观象的担忧,周行逢如何不知?
作为从社会底层一路爬上来的人,周行逢从不缺豪赌的勇气。
看着李观象,周行逢说道:
“事有轻重,宋军如虎,当群狼合力方能更添胜算。”
“若我军能击退宋军,南唐、南汉不足为虑。”
说这番话时,周行逢的脸上带着自信神色。
在过往的时日中,南唐军、南汉军亦时有袭扰,却都被周行逢击退。
在周行逢看来,南唐军、南汉军不足为虑,能真正威胁到武平基业的,唯有赵德秀率领的宋军!
另外纵算他不求援,在得知武平国有覆灭之危后,亦难保周边诸国不会趁乱打劫。
当年南楚是如何一步步被瓜分干净的,周行逢记忆犹新。
“就按吾命行事。
若武平基业终究不保,被谁夺去又有什么区别呢?”
见周行逢已下定决心,李观象收起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