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赵德秀先派一支精锐咬住撤退的叛军。
为保证大军的安全,李重进得知此消息后,唯有一个选择:率精锐殿后,掩护大军撤退。
而这一选择,是赵德秀想看到的。
“若能一战击溃叛军精锐,才能不负太原王信任。”
“精锐对精锐,杨司马,有信心否?”
曹彬看向杨业,问出了这番话。
面对曹彬的询问,杨业大笑道:
“主上功业在此一举,我岂敢贪生而死于三军之后?”
说完这句话后,杨业举了举手中蹭亮的长枪。
“吾曾听主上言,两军相逢勇者胜。”
“这一战当由副使负责指挥,陷阵之事,吾自为之!”
面对杨业的建议,曹彬并未推脱。
当曹彬关注着淮南军时,李重进亦同时在观察着宋军。
望着正在休整的宋军,李重进脸上时有轻视浮现。
在得知一支宋军朝着来安城快速逼近后,察觉出赵德秀意图的李重进,难免有些慌乱。
田重进、王全斌、李汉琼、马仁瑀等,俱是军中悍将。
为避免重蹈北汉军覆辙,李重进只能亲率精锐殿后。
而据方才斥候所言,领兵前来的将领乃是曹彬及杨业后,李重进心中的慌乱就尽皆消散。
曹彬、杨业,观这二人军职,李重进得知二人皆是赵德秀心腹。
然这二人声名,李重进以往根本都未听过。
想来是赵德秀轻敌,派心腹来此刷战功的。
再加上来袭宋军,人数与他的驰影军在伯仲之间。
人数对等,有何可避?
望着越发靠近的数千宋军,李重进心中暗暗发誓,要让赵德秀为他的轻视付出代价。
既是报着阻击宋军的意图,李重进在有利地形下,自然会采取守势。
随着李重进的一声令下,当淮南军距离宋军只有百步时,淮南军开始列起阵来。
自唐朝以来,步军列阵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对战手段。
如长蛇阵,雁形阵,锋矢阵等,在战场上频频出现。
当然寻常战阵都不会太复杂,似“八阵合一”之事,那的确是异想天开。
随着淮南军阵型逐渐摆成,观察敌阵的曹彬,口中自信地说道:
“玄武阵?
看似严密,然破之并不难。”
常人不知道的是,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曹彬,早对当世常见的军阵了熟于心。
说完后,曹彬已高举起手中令旗。
随着将旗浮现,五千禁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