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愤怒时,厅外一名斥候冲进来禀报道:
“节帅,数千宋军正在北上。”
一听这话,翟守珣差点就要笑出声来。
环环相扣,仗就应该这么打。
然心中再高兴,翟守珣面上还是大惊失色道:
“贼子,何其速也!”
喊完这句话后,翟守珣连对着李重进“慌乱”谏道:
“节帅,快下令撤军吧。
再不撤,就来不及了。”
翟守珣的话,立刻让李重进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扬州有丢失的风险,尽快撤军回防本就是应有之义。
赵德秀派这一支精锐前来,为的是拖延他回军的速度。
一想到这一点,李重进连下达将令道:
“传令全军,速归扬州!”
李重进的将令中,已带上了一些慌乱。
三军之中,兵士各样,常因特长而有所区分。
细分之下,有报国之士,突陈之士,争锋之士等。
而今日赵德秀让曹彬统领的五千精锐,大多是军中的“搴旗之士”。
搴旗之士,乃轻足善步,走如奔马者也。
特意选择搴旗之士交由曹彬统领,是为了曹彬能以最快的速度,前往来安城下。
不曾料到,在曹彬率军离开宋军大营还未多久,前方斥候就回报已察觉到淮南军的踪迹。
得知这一消息后,曹彬望了望远处的地形,心中便明白了李重进的用意。
周围地形多河流、山坡,这地形是不利于数万大军展开的。
想来李重进得知他率军的消息后,想着抢先一步占据有利地形,用来层层阻击己方大军。
能想到这一点,李重进无愧宿将之称。
宋军与叛军正同向前进,一场遭遇战将不可避免的发生。
在命军士休整的同时,曹彬遥望起正愈发接近的淮南军。
“听闻李重进在淮南有一驰影军,号称精锐。
想来那便是了。”
驾马在曹彬身旁的杨业,顺着曹彬手指的方向看去,看到了一支数千人的军队:
“太原王要灭的就是敌军精锐。”
杨业此话一出,令曹彬点了点头。
赵德秀知道他能收到唐军的动向,李重进亦能收到。
而在得知扬州有危险后,撤军是李重进必然会做的选择。
李重进一旦撤军,宋军的机会就来了。
由于宋军人数众多,辎重无数,赵德秀无法一道将令,就令数万禁军齐压压朝着来安县进发。
但这并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