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疑虑处,倒的确值得一试。
“臣会依计设伏,以待郡侯佳音。”
王全斌的预祝声,让赵光义满脸笑意的点了点头。
一定,一定!
“如何?”
李重进焦急的看向刚回城的斥候。
“回禀节帅,有数千贼军正向城下而来。”
斥候的第一声禀报,并未让李重进感到满意。
“领军的是谁,你可看清了?”
在李重进急切的询问下,斥候连忙说道:
“是东海郡侯!”
得到满意的回答后,李重进忍不住大笑起来。
“哈哈哈!
天水赵氏,三代将才,怎会出了个异类?”
说完这句话后,李重进的笑声又在堂内响彻着。
听着李重进的笑声,翟守珣无奈的闭上了眼睛。
一直在李重进身边的他,自是知晓在宋军进入淮南地界后,李重进就一直在诈败,以达骄敌之心,诱敌深入之效。
有着赵匡胤及赵德秀两块珠玉在前,翟守珣本以为李重进的这一计策,瞒不过赵光义的才是。
真是没想到!
翟守珣不知道的是,若干年后的一位伟人,亦是没想到赵光义的军略会这么不堪:
“深入敌境,就打败仗。”
“契丹均以诱敌深入.宋人终不省。”
“但无能。”
每一句话,皆是那位伟人对赵光义的精准评价。
李重进并未注意到翟守珣的神情,他现在一心都想着怎么给轻敌的赵光义一个大礼。
宋军的斥候,并未汇报错情报。
这段时日来,城内的兵力的确流失严重。
但重要的是流失的那些兵力,大多就不是精兵,是李重进的有意为之。
真正的精锐,都隐藏在来安城中!
李重进将目光望向城外,眼中释放出危险的光芒:
“赵三贼,那我教教你该怎么打仗吧!”
领兵数千抵达来安县城外后,见天色渐暗,赵光义下令兵士先在城外扎营。
下达完扎营的指令后,赵光义又下令:“今夜全军,多加休息。”
由于轻敌,赵光义并未考虑过敌军夜袭一事。
赵光义认为,决定胜负的一战将会在日后发生。
大战之前,必先养精蓄锐。
下达完军令后,行军一日的赵光义颇感疲惫,便率先进入帐中休息。
连一路骑马的赵光义,都感觉到颇为疲惫,更何况一路步行的宋军呢?
当营垒初搭建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