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间,赵光义流出对李重进的轻蔑。
赵光义的解释,让王全斌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把嘴巴闭上了。
虽心中尚有疑虑,然他的前程全系赵光义一身,私心大于公心的他,自不会有固谏的打算。
见两位大将都无“异议”后,赵光义果断下令道:
“传令给田将军,命他速速率军与前军汇合。”
这一道坚决的军令一出,潘美识趣的退下了。
当赵光义的军令传至后军时,田重进的眉宇再次皱了起来。
定远之后,便是滁州。
后方粮道初建,大军若太过深入,并不是一件好事。
赵光义的领兵,给田重进一种奇怪的感觉。
赵光义是知兵法的,这从“直袭扬州”或“亲临前线”这两点就能看出。
但他有时却又展露出,令人费解的举措。
军令难违,田重进是一定要率军前往定远的。
不过在前往定远县前,田重进还有一件事要做。
在帐内亲笔写好一封密奏后,田重进唤来亲卫:
“六百里加急,将这封军报送至陛下手中。”
田重进脸色沉重,这让亲卫不敢迟疑,接过密奏后就朝帐外奔去。
望着亲卫离去的背影,田重进心中暗道:
“一切就交由陛下决断吧。”
急行军下,赵光义不久后就领军抵达滁州城下。
滁州城是扬州的东面门户,当年周军攻取淮南时,将滁州当做战略要点进攻。
据之前探查到的情报,赵光义得知在定远县外的那支败军,就是进入了滁州城中。
得知这一点后,赵光义下令大军围城。
最初李重进将主力都驻扎在扬州附近,那时宋军直取扬州的战术是可行的。
历史上赵匡胤亲征淮南时,采取的亦是这战术。
然今滁州城内有叛军败兵进入,如果宋军再贸然直取扬州,后路容易不稳。
围攻滁州,是必然之举。
对于这一举措,有些将领表示疑虑:
“滁州城坚,攻之不易,昔世宗攻滁州,耗日颇久,易伤我军士气,望郡侯三思。”
听到这一层疑虑后,赵光义露出了智者的目光:
“今者事同而势异,彼弱而我强。
昔世宗破淮南,徙其人而空其地者,令滁州坚城有缺。
吾计决矣,汝等勿复言。”
赵光义此话一出,得到了潘美、王全斌等的支持。
尽管对赵光义的这一判断认可,但潘美心中却始终有些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