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带到御帐外后,王继恩就止住了脚步。
“陛下就在帐内等着太原王。”
身为内侍,这一刻却不敢入帐,想来是赵匡胤事先有令,只要见他一人了。
意识到这一点后,赵德秀没有犹豫的直接掀开帐帘走了进来。
明媚的阳光透过御帐窗户,尽情的洒在帐内,让赵德秀一入内就清晰见到了正伏案批阅奏本的赵匡胤。
“儿臣,拜见父皇。”
这一声儿臣,将赵匡胤的目光将繁重的政务中给吸引了出来。
当将目光放在好大儿身上后,赵匡胤的脸上露出了笑意。
“你最近长高了一些,人也黑了一些。”
赵德秀本以为初见赵匡胤时,赵匡胤会先问他许多关于政务或军务上的事。
没想到,赵匡胤的第一句话会是这。
“走近些,到朕身边来。”
赵匡胤用手指了指对面早准备好的一个席位。
在赵匡胤的示意下,赵德秀趋步上前,来到赵匡胤的身前坐下。
待赵德秀坐下后,赵匡胤望着他,口中不由笑道:
“黑了些好,更像朕了。”
“这一战,你打出了大宋的气象,朕很高兴。”
说完后,赵匡胤伸手重重地拍了拍赵德秀的肩膀。
“然日后再出征,居中筹谋就好,切忌再亲自冲锋。”
在见到赵德秀前,赵匡胤曾暗自想过,他要对赵德秀说些什么。
想了很多话,可在见到赵德秀的那一刻,千言万语大多化为关怀。
在赵匡胤看来,潞州一战中赵德秀数次的身先士卒,的确是必须之举。
因那时赵德秀无军功在身,唯有身先士卒才能激励士气,有效的指挥军队。
可在潞州一战后,赵德秀已建立起在军中的威望,日后身先士卒一事最好尽量避免。
对于赵匡胤的提醒,赵德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儿臣知晓。”
嘱咐完赵德秀后,赵匡胤接着取出一封奏本交至赵德秀手中。
“看看,说说你的看法。”
看着奏本上的署名,赵德秀有些意外。
这封奏本,是枢密副使赵普所呈。
而枢密副使直呈天听的奏本,无一不是事关国家战略一事,岂是寻常人臣能看的。
除非
察觉到赵匡胤鼓励的目光后,赵德秀没有扭捏,直接展开奏本看了起来。
奏本中的内容很多,皆是赵普关于潞州改制一事的看法。
在奏本内容中,赵德秀看到了许多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