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力的巨大提升,实在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然惊讶归惊讶,大多数人看向赵德秀的目光中,是饱含赞赏的。
在营外跳下马后,早就等候在营外的王继恩就迎上前来。
赵德秀封王,王继恩绝对是众臣中那最高兴的几人之一。
一迎上赵德秀,王继恩就开口说道:“陛下知太原王今日会到,早早就让某守在营外。
陛下近日,正在为潞州改制一事烦忧。”
在微微提及自身的辛劳后,王继恩就开始发挥出他的作用。
听到王继恩的提点后,赵德秀点了点头。
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与王继恩的关系亦变得不一般起来。
两人关系,因救命之恩而有所牵绊。
而随着赵德秀地位的水涨船高,借着往日的那一层救命之恩,权力欲极强的王继恩,政治立场就愈发朝着赵德秀靠拢。
因两人一人身处内廷,一人身处外朝,很多事无法明说,然都心照不宣就好。
在赵德秀思索的时候,王继恩又接着说道:
“前几日陛下念某侍奉周到,特赐某认祖归宗,某现已改名回王继恩。”
这本是王继恩的一个简单告知。
不曾想这句话落入赵德秀耳中后,却让他心中掀起了巨浪。
原来你就是王继恩!
身为赵光义后期在宫内的头号政治盟友,赵德秀自是知道这一名字的。
在宫内的早期时候,赵德秀亦暗中探查过王继恩的存在。
然赵德秀一无所获。
原本赵德秀还认为,那时是他在宫内的势力不够,才无法探查到王继恩。
没想到的是,张德钧就是王继恩。
好一个不识庐山真面目!
不管心中思绪如何,表面上赵德秀都表现出一副为王继恩欣喜的模样。
“王继恩此名,大善。”
哪怕身为阉人,能够认祖归宗对王继恩来说,亦是一件大喜事。
王继恩并未听出赵德秀的意有所指,他只以为赵德秀是真心为他高兴。
一路上,王继恩又悄然间向赵德秀透露出不少宫内隐秘。
身为赵匡胤愈发器重的内侍,王继恩在宫内的势力,正暗中迅速发展着。
“有人近来在宫内,四处散布流言,言殿前诸班直指挥使张琼有贪污行为。”
听到这一则消息后,赵德秀重视了起来。
这段时日,想来他的叔父在开封城,亦一直没闲着。
想着想着,赵德秀已来到了御帐外。
在将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