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的科学家正面对着墙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图表,双手握拳,青筋暴起。
该死的!为什么是中文!为什么关键部分不写清楚!他对着墙壁咆哮,声音里充满了挫败和怒火。
在过去的两周里,斯坦博士带领团队昼夜不停地尝试复现《仓颉》上描述的核聚变理论模型。他们取得了一定进展——基本理论框架被证明是可行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震惊的发现。但每当他们试图深入到具体细节,就会撞上一堵无形的墙:要么是翻译问题,要么是论文中故意模糊的描述。
教授,他的助手小心翼翼地敲门,五角大楼又来电话了,他们想知道我们的进展
告诉他们见鬼去吧!斯坦博士怒吼,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要结果,就给我找来一个精通核物理和中文的翻译团队!告诉他们,我们正在被一种我们看不懂的语言锁在科学进步的门外!
助手畏缩了一下,但没有退缩:教授,我们已经请来了最好的翻译团队。问题是,论文中使用了大量自创的专业术语,没有对应的英文词汇。而且,就算翻译出来,那些关键的技术细节部分依然是模糊的,就好像
就好像他们故意的。斯坦博士苦笑一声,怒火渐渐被一种深深的挫败感所取代,就好像他们知道我们会尝试复制,所以精心设计了一个陷阱,让我们看得见,却摸不着。
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阳光明媚的校园。学生们无忧无虑地穿行在古老的建筑之间,全然不知在这些墙壁后面,一场关乎国家未来的科技竞赛正在悄然进行。
最讽刺的是,斯坦博士轻声说,我们一直以为科学是普世的,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但现在,我们却被一种语言阻隔在最前沿的科学发现之外。我们一直自豪的开放科学传统,突然变成了我们的弱点。
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决心:我要亲自去龙国。我要见到那个李明远,亲眼看看那个炎龙装置。告诉五角大楼,我需要官方的科学交流邀请函。
全球各大科研机构都陷入了类似的混乱。从加州理工学院到东京大学,从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到剑桥大学,物理学家、材料科学家和能源专家们都在疯狂地尝试理解和复现《仓颉》上的突破性研究。
电话线路被打爆,跨国电报费用飙升,只为确认一个消息:龙国的核聚变,是真是假?
最令人沮丧的是,越深入研究,证据就越倾向于肯定答案。那些最初嗤之以鼻的科学家,现在不得不面对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他们可能真的被超越了。
而这种超越不仅仅是技术上的,更是思维方式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