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继续进行,但每个人心中都涌动着一个无法言说的恐惧:世界的格局,正在他们眼前悄然改变,而他们似乎无力阻止。
伦敦,皇家科学院,核物理讨论会。
原定讨论主题是核裂变反应堆的效率优化,但现在,整个会场都被一个话题所占据——《仓颉》上的炎龙核聚变论文。
这完全是胡说八道!霍金斯教授站在讲台上,声音因愤怒而颤抖,龙国人声称的磁场拓扑结构根本不可能稳定约束高温等离子体!这违背了基本的物理学原理!
台下一位年轻研究员举手:但霍金斯教授,我们实验室已经根据论文中提供的部分参数进行了初步模拟,结果显示这种拓扑结构在理论上是可行的。
那只是因为你们的模拟过于简化!霍金斯厉声反驳,在实际实验中,这种结构会在几秒钟内崩溃!
另一位教授站起身:事实上,詹姆斯,我们的团队也进行了更复杂的模拟,结果与龙国人的声明惊人地一致。如果他们真的掌握了论文中提到的那种纳米复合第一壁材料技术,理论上确实可以维持稳定的聚变反应。
会场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霍金斯教授的脸色从红变白,再从白变青。作为传统托卡马克方案的坚定支持者,他一生的学术声誉都建立在现有的核聚变研究路径上。如果龙国人的新方向被证明是正确的,那么他几十年的研究可能瞬间变得毫无价值。
你们都被愚弄了!霍金斯最终吼道,那篇论文故意模糊了关键细节,就是为了让我们自己脑补,自己骗自己!龙国人连像样的科学期刊都没有,他们怎么可能在核聚变领域取得突破?
一阵尴尬的沉默。然后,一位年轻的华裔研究员缓缓站起身,声音平静但坚定:霍金斯教授,科学无国界。一个理论的正确与否,不取决于它来自哪个国家,而取决于它是否符合自然规律。《仓颉》上的论文,尽管我们还无法验证其全部细节,但已经显示出高度的科学合理性。拒绝承认这一点,不是科学态度,而是偏见。
会场内一片哗然。霍金斯教授张口欲言,却发现自己无言以对。他环顾四周,发现越来越多的同行眼中流露出怀疑和思考。那个坚固的学术堡垒,那个他们习以为常的西方科学优越感,正在一点一点地崩塌。
最终,他愤怒地收拾材料,大步离开讲台,留下一屋子陷入热烈讨论的科学家。
普林斯顿大学,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
斯坦博士的办公室里,一片狼藉。地上散落着撕碎的论文、打翻的咖啡和摔坏的设备。办公桌前,这位往日温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