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上的刀光剑影与外交辞令,仿佛与这座沐浴在暖阳下的南方小城处在两个世界。
这里的喧嚣属于集市,属于刚刚开始涌动的商品经济浪潮。
经过两个月的商业掮客,许大茂揣着那笔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钱,感觉腰板比来时硬实了百倍。
但这回,他没有丝毫得意忘形,反而更加谨慎精明。
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只能盯着次品看的落魄汉了。
他径直走向之前看好的几家大店铺。
“老板,这种‘梅花牌’运动服,给我来五十件。
对,就要正品,不要处理货。”他声音不大,却底气十足。
接着,他又精准地挑选了北方最紧俏的尼龙袜、印花丝巾,以及几十块进价低但样式新潮的电子表。
每一笔钱都花在刀刃上,他讨价还价的功夫更加老辣,但不再纠缠于蝇头小利,更注重货品的质量和款式。
许卫东跟在父亲身后,看着他和老板们谈笑风生,镇定自若,眼神里充满了敬佩。
这一趟南下,他学到的比以往十年都多。
一周后,当许大茂父子扛着鼓鼓囊囊的几个大编织袋,风尘仆仆地出现在四九城的四合院门口时,整个院子都轰动了。
“哟!大茂回来啦!”
“瞧瞧这大包小包的,这趟南下发财了吧?”
“我说什么来着,大茂就是有魄力!”
邻居们七嘴八舌,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羡慕。
许大茂的媳妇儿陈秀英拨开人群,一把攥住丈夫手里那个眼熟却磨破了边的旅行包。
她仰头望着又黑瘦了一圈的丈夫和儿子,悬了快三个月的心猛地往下一坠,声音里带着颤:
“可算知道回来了!上回打电话就含糊其辞的,只说在忙...到底在忙些什么啊!”
许大茂望着妻子通红的眼角,满肚子的话在喉头滚了又滚,最终只化作一声带着倦意的轻笑:
“说来话长...路上是遇着点麻烦,好在人都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货也带回来了,甭担心。”
他三言两语将遭贼的惊险轻轻带过,可陈秀英从他深陷的颧骨、儿子下意识攥紧的拳头里,早已嗅到了南国街巷里的风霜。
她不再追问,只是用力点了点头,转身时悄悄用袖口抹了把脸。
晚饭时分,许家堂屋挤满了人。
许大茂不像以前那样高谈阔论,只是微笑着,给儿子递了个眼色。
许卫东心领神会,打开一个编织袋,拿出给邻居大爷带的南方好茶,给孩子们抓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