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如此辉煌的战果,这点损失,已经是一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不折不扣的大胜了。
“骑兵营卸甲,人休息,马喂精料。”
“分出三十骑,换乘兼用马,充当轻骑,在谷外十里范围内放哨警戒!”
“其余人,安营扎寨,生火造饭!”
“另外,派三名骑术最好的斥候,立刻赶回婺源,向庄三儿与季仲报捷,让他们按计划行事!”
……
翌日。
在沙陀谷中休整了一夜后,刘靖率领着浩浩荡荡的降兵与民夫,向着此行的第一个目标——新昌县进发。
傍晚时分,新昌县城那并不算高大的城墙遥遥在望。
刘靖打马上前,来到护城河外,对着城头扬声道:“城上守将听着!我乃歙州刺史刘靖,受镇南军节度使钟匡时之邀,出兵驰援饶州!”
“钟节帅亲笔书信在此,速速开城!”
说罢,一名亲卫上前,将一卷书信展示给城头。
然而,城头上的新昌县令卢翔秉,只是冷冷地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警惕与深深的怀疑。
他高声回应道:“本官并未接到大王任何诏令!况且,刘刺史既是来驰援,便该速去鄱阳郡解围,为何要率大军入我新昌?”
见状,刘靖并未多言,似乎早已料到这个结果。
他只是发出一声意味不明的冷笑,随即调转马头,径直离去。
“传令,城外两里,背水安营,扎寨。”
……
与此同时。
鄱阳郡外,危仔倡大营。
霍郡领着收拢的三千余残兵,以及万余同样惊魂未定的民夫,如同惊弓之鸟,仓惶逃回了帅帐。
危仔倡得知霍郡大败而归,损兵折将近半,惊疑不定,立刻将其召入中军大帐。
帐内,数员危家心腹大将皆在,气氛凝重。烛火摇曳,将人影投射在帐壁上,扭曲不定,如同鬼魅。
“敌军是谁?何方兵马?有多少人?”
危仔倡的声音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语速极快,一连三问。
他死死盯着跪在地上,甲胄不整、狼狈不堪的霍郡。
跪在地上的霍郡,脸色惨白如纸,浑身无法控制地微微发抖,连声音都带着哭腔。
“刺……刺史……末将……末将不知敌军是谁……”
“简直荒谬!”
一旁的偏将张桂幸灾乐祸地冷笑道:“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就丢了五千兵马?”
“只知人数不过千人。”
霍郡不敢反驳,只是语速极快地辩解道:“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