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丝一毫属于“人”的生气。
他只是一个道具,一个完成这场禅让大戏最后一步的、必不可少的道具。
而在他的身侧,一个魁梧的身影如山岳般矗立,不动如山,将少年天子衬托得愈发渺小、瘦弱、与可怜。
正是大唐魏王,天下兵马副元帅,朱温。
今日的朱温,并未穿戴那身陪伴他征战半生、沾满血腥的狰狞甲胄,而是一袭唯有亲王可着的紫色大袍,腰间束着一条镶金嵌玉的犀牛皮带,皮带上斜挂着一柄龙泉宝剑,剑柄上的明珠在灰暗的天光下依旧熠熠生辉。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站着,那双饱经沙场、见惯生死的眸子,睥睨着下方的一切。
从祭坛下战战兢兢、如泥塑木偶的文武百官,到旷野上如臂使指、令行禁止的数万大军,仿佛他们都只是自己脚下可以随意碾死的蝼蚁。
他享受着这种感觉,享受着这最后的仪式所带来的无上快感。
他要让天下人都清清楚楚地看到,这李唐的江山,不是他朱温硬抢的,而是这李家的子孙,在文武百官和昊天后土的共同见证下,主动“禅让”给他的!
朱温不禁想起了自己颠沛流离的一生,从一个在乡里都混不下去的无赖泼皮,到黄巢军中嗜血如命的大将。
再摇身一变,成为大唐的节度使,封王拜相,权倾朝野!
直到今天,站在这权力的最顶峰,俯瞰众生。
他的人生信条里,从来就没有“谦让”二字,只有毫不留情的抢夺与斩尽杀绝的杀戮。
他斜睨了一眼身旁瑟瑟发抖的少年天子,心中满是鄙夷与不屑。
这就是昔日威加海内、君临天下的大唐李氏的龙种?
真是可笑至极!
祭坛两侧,数百名乐师组成的庞大乐队,正奋力地吹奏着古老而庄严的乐曲。
《云门》。
相传此曲乃是人文始祖黄帝所创,依凤凰之鸣分为十二音阶,因而成谱。
自夏商周,至秦汉隋唐,数千年来,每逢天子祭天,必奏此曲,以示庄重。
曲调恢弘、肃穆,大气磅礴,仿佛在低声诉说着王朝数千年来的兴衰更替,潮起潮落。
可今日,在这亡国的前夜奏响,那份庄严与神圣却荡然无存,只剩下无尽的悲凉与尖锐的讽刺,像是在为这个立国二百八十九年,曾创造了万国来朝之盛世的煌煌大唐,奏响最后的挽歌。
“陛下,时辰已到,该为昊天上帝献上玉璧了。”
礼部尚书苏循赍的声音压得极低,像一只蚊子在嗡嗡作响,在他耳边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