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杜道长已是满面春风地赶到。
他与茕茕子、袁袭二人道友相称,寒暄一阵后,便主动为刘靖介绍起来。
“刺史,我与你说过,这位茕茕子道友,乃是当世奇人。”
杜道长指着那仙风道骨的老道士,神情肃穆,一字一句地说道:“他所修习的,并非寻常道法。乃是上古三易之首,传说中神农氏观天下山川之势而创,早已失传千年的《连山易》!”
连山易?
刘靖一愣,后世可是将连山易传的神乎其神。
《周易》传世,以乾坤为首,讲天地变化之道,人尽皆知。
可传说中,夏之《连山》,以艮为首,象征山之出云,连绵不绝,是为万物之始。
商之《归藏》,以坤为首,象征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
这两部古经,乃是华夏术数之源头,早已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只留下神话般的传说。
眼前这看似平平无奇的老道士,竟是《连山易》的传人?
若对方所说为真,赵仙师的徒弟……
这已经不是什么奇人异士了,这是一个活着的“国宝!”
茕茕子见他神情,连忙摆手谦虚道:“杜道友谬赞了,贫道愧不敢当。先祖也只是机缘巧合,在帮一穷苦人家时,赠我一卷残篇。”
“贫道愚钝,穷尽一生也只参透了十之一二,于这‘连山’大道而言,不过是管中窥豹,不敢妄称传承,惭愧,惭愧。”
饶是如此,也足够让刘靖大喜过望了。
他当即拍板,请茕茕子与袁袭一同入主即将成立的司天台,分任正副监候。
谁知,袁袭却摇了摇头,抱拳道:“多谢刺史厚爱。只是我对那占星卜卦之事全无兴趣,此番前来,是想从军入伍,博个功名。”
刘靖一时无语。
他发现这些从山上下来的道士,一个个都是性情古怪之人。
一个精通早已失传的上古方术,却谦虚得像个乡野村夫!
另一个看着像个富家公子,身怀绝技,却对清贵安逸的司天台毫无兴趣,偏偏要去舔刀口、睡沙场?
这都图什么?
他随即收敛了惊讶,神情变得严肃起来,郑重地告诫道:“袁道长,你可想清楚了。行伍不比旁处,军令如山,刀剑无眼。”
“每日操练辛苦不说,一旦战事起,生死只在瞬息之间。入了军中,可就没有在司天台品茶论道那般逍遥自在了。”
这番话,既是劝告,也是最后的试探。
袁袭的脸上没有丝毫动摇,他挺直了脊背,回答的声音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