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友,跟商贾们攀亲带故,如何能够处理?”
幕僚听闻殷正茂这般说,脸上不免有些欣慰,他劝说道。
“如今之计,最为关键乃是由着大人上书,极力劝说陛下与元辅先生回心转意。
江南之事,适宜温和行事,徐徐图之才是啊~”
在幕僚的想法之中,江南的情况就应该回到从前“万历新政”改革的阶段。
说起来也是奇怪,从前这幕僚对于“万历新政”,颇有些微词,可如今觉得“万历新政”十分符合仁德之道,乃是治理天下的良方,这一前一后的转变,不可谓不大。
可殷正茂却不这么看,他摇摇头说道。
“此事莫要再提,老夫决计不会再上疏此事。”
“为何?”幕僚很是奇怪地说道。“大人可是怕陛下与元辅责怪?照着微臣看起来,倒是不必惧怕,我等将一干江南情形禀明,陈述好相关利弊,列举好相关实际,想来以陛下与元辅先生之圣明,定然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卑职可代为执笔,待到大人觉得”
他还想说下去,却被殷正茂给瞬间打断。
“不必如此。”殷正茂眼神里头似乎越发坚定起来,“老夫早便失了掰扯的心思,文绉绉的实在是不爽利。”
“大人的意思是?”幕僚被搞得一头雾水。
“嘿!”
殷正茂冷笑了一声说道。
“尔等书生意气,总是会耍一些阴谋诡计,可在我殷正茂看起来,这天底下的事情,哪有那么复杂,无非是谁拳头大听谁的。
叔大他瞻前顾后,士元小子也精于算计,倒不如听取老夫的。”
幕僚心里头有种不好的预感。
“大人,您这到底是.”
“嘿!”
殷正茂又笑了一声,眼睛里头透露出狠辣说道。
“照着老夫来看,事情已然发展到这个地步了,也别藏着掖着,江南之地有卫所众多,抽调出一万精兵出来,由着老夫统领。
不论是‘借贷法’还是‘一条鞭法’,有了这一万精兵镇守,还有谁敢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