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是江南各地活不下去的赤贫之人!”
说到最后这四个字的时候,他加重了语气。
“物价确实是涨了,可这些零散小户的收入也涨了,士族大家都能封锁大宗商品交易,可无法抑制小门小户偷偷交易。
一来一去之间,普通百姓反倒是得到了生计。”
张居正紧紧皱起眉头,盯着地图上标注,脑袋里头似乎还在消化张允修所论述的信息。
忽然,张允修话锋一转,反问着说道。
“敢问爹爹,我等推行新政是为了什么?”
张居正愣了一下,不知何意,却还是习惯性回答说道。
“为国家安定,为吏治清明,为民生安定,为小民有立锥之地。”
“错!”
张允修斩钉截铁地说道。
“这不过是告诉世人的道理,自古以来王朝改革,无非就是为了一件事而已。”
他顿了顿盯着老爹的眼睛。
“让百姓不要造反,让皇帝、勋贵、大臣的位置,坐得更加安稳!”
“荒谬!”
张居正愤然斥责,可身子却忍不住后退两步,耳朵里头似有些嗡嗡作响。
他神色愤怒,又转而变成了悲怆,又现出一丝怅然,最后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所说的有之,为天下百姓也有之。”
这句话,似乎是一个儒家之人最后的倔强。
张允修没有反驳而是说道:“道理都写在史书里头,不过寻常人看不见罢了。”
“依你的意思。”张居正算是明白过来了,“你推行这‘借贷法’,乃是让赤贫百姓有了生计,至于稍微富贵些的确实受了影响,却可忽略不计?”
张允修往前迈了一步,目光里头似要放出光来。
“爹爹,丘八吃不饱了会揭竿而起,王公大臣心怀野心会有谋逆之举,自古可有士绅商贾率先造反的道理?”
这句话犹如一声闷雷,算是彻底将张居正思维给拉了回来。
对于他这样一名饱读诗书之人,很多道理不可能不懂,只是不愿去提及罢了。
他低头望着那南京之地,声音略带沙哑地说道。
“你那所谓数据,可会准确,可有弄虚作假?”
张允修笑着说道:“江南织造局将一干加入之农户棉户,皆是登记在册,黄册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抄录一份送到京城,做不得假。”
“农民造反,士绅商贾从无率先造反之理。”
张居正嘴里念叨着这句话,似乎说进了心坎里头。
一直以来,他推行万历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