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台大人也看了经济学?”赵睿略微有些讶异,可还是忧心忡忡地说道。“价目确实是会涨的,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不要说这些人给咱们断了销路,就如同卡住了咱们的脖子,长此以往下去,怕还是难以为继。”
这时候,却听到一个声音悠悠然地传来。
张简修提醒着说道:“此不足为虑,士元来了书信,让我们静待佳音即可,近来所棉户所产出之棉丝蚕丝,我们江南织造局尽数收购,断不能让百姓受了委屈。”
有了张简修这句话,海瑞算是安心了不少,不管张允修口中那“静候佳音”到底靠不靠谱。
可对方这个手眼通天的大财主愿意出银,解江南之困局,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海瑞又再次看向赵睿说道:“另有常州、镇江府一带,盛产茶叶、瓜果,有百姓见应天府周边棉农获利,却想着将茶叶、瓜果改种棉田桑田
织机乃富民之法,不得不推。
可粮食也乃是根本,断然不能马虎。
赵掌柜可有解决之道?”
他瞥了一眼在角落里头的张简修,颇有些意有所指的样子。
“若是寻觅那什么海外粮种,来替代粮食之法,不必再提,终究是空中楼阁。”
张简修立马就有些不服气了:“海大人说得什么话?这海外粮种必然能够寻到,我已然得了消息,派遣锦衣卫去闽粤两地去寻觅番薯与土芋,想来不日便会有所收获!”
从前,便连张简修也很难相信什么天下有亩产四十石的粮食。
可在西山接连创造出各种新奇玩意儿之后,他已经不得不去相信了,毕竟自己这个幼弟,平日里品性荒唐了些,可夸下的海口几乎每个都实现了。
他此次到江南而来,不单单有为推行江南织造局的目的,更有是为了寻觅那神仙粮种的原因。
试想一下,若真有这般粮种出现,这大明天下能够喂饱多少平民百姓?
此间甚至干系到大明的国运!
然而,对于这等稀奇的事情,海瑞显然不太感冒的样子,朝着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赵睿。
赵睿会意,连忙给海瑞解释着说道。
“常州、镇江府一带,相较于松江、苏州等地,显然于新政与借贷法,要更加积极一些。”
这些日子以来,赵睿也摸清楚了其中门道。
“可常州、镇江自古便产粮食,种植棉花、桑田不太合适,百姓们想要赚取银子,无可厚非,但是若伤了天下产粮大计,那便是得不偿失了。
草民想来除了引用粮种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