禀报,让英国公张溶做好准备,以三大营来镇压京城可能出现的动乱!
他这一番大动干戈,却没想到到头来,张允修非但没打算大捞一笔,还十分的厚道,打算给士绅商贾们一条活路。
这还是张允修么?
那今日,自己这顿气不是白受了?
看向脸色不断变化的老爹,张允修反问着说道。
“爹爹,让这些人倾家荡产对于我有什么好处?”
张居正神情怪异:“这不正是你所希望的?”
“不。”
张允修摇摇头说道。
“士绅豪商们确实该死,可一棒子将他们打死了,不单单朝廷会乱,底层百姓也不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他意味深长的样子。
“即便是短时间,能够赚到巨量的银子,可届时琉璃这种东西,也将如大明宝钞一般彻底失去信誉,那么西山琉璃工坊今后还怎么开下去?”
“这”
张居正蹙眉,他没想到幼子竟比自己看得更远。
再结合上这几乎如废纸一般的大明宝钞。
一时间,他觉得自己的思绪又有些跟不上了。
倒不是张居正不愿接触经济学,只不过每一次张居正刚刚想明白,幼子行事的道理,其中所涉及经济学规律。
转头这小子,便又会提出更加新颖的理论。
这种思考方式,几乎是张居正全然没有想过的。
他本能感觉到,其中的重要性。
于是张居正俯身盯着幼子,颇有些求教的意味。
“难道还有两全之法?”
“自然是有的。”
随后,张允修便将与万历皇帝提及的那套理论,再跟老爹重新说了一遍。
“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要维持住琉璃在人们眼里富贵的形象。
我大明朝边域广阔人口众多,区区几千件琉璃,短时间内能够让京城市场饱和,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商贾们便会将琉璃运往他处。
这时候京城市场又会重新变得稀缺。”
“在这一来一回之间,信心很是重要!”
“还可以打造品牌效应,将产品形成差异化,如凝光窑便主打拍卖与奢侈市场,专门供应达官显贵。
那琉璃窗子和琉璃砖,便可以拓展下沉市场,让更多没有身份的商贾参与进来。”
“最后,维持琉璃一个上下波动但趋于稳定的价格,西山才能够赚到更多的银子,爹爹你可还明白?”
这一番细致的市场分析,着实给张居正都听愣了。
他平日里接触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