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累世簪缨,党羽遍及郡县。
让殷养实一人前往查那‘量弓案’,实在是有些太过于为难与他了。”
原先张居正为什么不直接给殷正茂一个应天巡抚的职位?
还不是怕打草惊蛇么?
然而,殷正茂终究还是太过于急躁了,几番操作下来,不仅没有抓到证据不说,还给自己惹了一身骚。
申时行说道:“北直隶本月以来,已然彻查大小量弓案四十余起,终究是天子脚下,朝廷也好控制些,可南直隶距离京师千里迢迢,实在是难以顾及。”
张居正紧紧蹙眉思虑说道:“南直隶吏治腐败,兵部尚书凌云翼也曾任过应天巡抚一职,整顿漕运,同样也是无功而返,此非一人之力所能处置。”
“恩府.”申时行挑了挑眉毛说道。“恩府看起来似有想要加派官员的意思?”
张居正反问说道:“汝默可有人选?”
迟疑了一会儿,申时行摇摇头,叹了一口气说道:“难以抉择,此人要有能力,也要能够大公无私,还要不从属于江南士绅派系,不受他人蛊惑。”
申时行很是纠结的样子,京城里头官员众多,张党麾下也有诸多官员,可若真要说,能够有一人去惩治南直隶乱象,还真难以选出来。
实际上,在申时行的内心里头,还是有那么一个人选的。
那便是张居正的好儿子,锦衣卫指挥同知张允修。
真要能让他去的话,江南士族或许会被清除,可南直隶估计也要被搅动得翻天覆地了。
正当申时行纠结之际,张居正脸上却露出一丝微笑说道。
“适才汝默所说,有能力,无派系,大公无私,不受蛊惑,老夫倒是想起一个人来。”
见申时行一脸疑惑的样子,张居正悠然提笔,在面前的稿纸上头,写下了一个字。
申时行紧紧盯着张居正的笔锋,一见那个字,瞳孔猛然间放大,不可置信地看向对方说道。
“海笔架?海刚峰!”
他不由得脱口而出。
“恩府不是评价他为‘过于矫激挠天下之大局’?”
注释1:根据《余姚旧志人物明代》记载,王阳明在万历十二年,从祀于孔庙,可见当时在大明朝的地位崇高。
注释2:张居正对海瑞评价,见《答云南巡抚王凝斋书》:“海瑞之贤,天下信之。然其过于矫激,求治太速,凡所施设,类多乖谬。如欲尽变江南田赋旧制,不量时势,不计利害,徒欲以一身之清名,挠天下之大局,非通达治体者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