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的手,嘴巴一撇,委屈得差点哭了,对着张允修一味地骂道。
“你这个无耻之徒!”
张允修倒也不恼,嘴里感慨着:“王博士还真是个率真之人,啊哈哈哈~”
余有丁在一旁紧紧抿着嘴唇,似在憋笑一般,可面上还要做出一幅古井不波的样子,严肃对张允修说道。
“士元!不可对王博士无礼,他终究是长辈,随我去正义堂吧。”
他心里有一种预感,今后的国子监,恐怕不会太平了。
张允修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地上的王弘诲,正打算随着余有丁出门,想起什么似的。
转头看向了广业堂后头的几位“友人”。
角落里,袁宗道三人差点将头埋到桌底下去,注意到张允修的目光,当即打了一个寒颤。
张允修笑着拱拱手说道:“袁兄,刘兄,耿兄,我记住你们三位了,今后可要多联络联络感情才是。”
袁宗道、刘东定、耿在楚,脸色刷得一下变白了。
首辅官邸,正堂。
“自万历六年以来,推行天下土地清丈,历时三年终是卓有成效,总计约为七百零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比之弘治十五年赢约三百余万顷”
一名身穿青袍,胸前补子绣鹭鸶的中年官员,坐在下手位置,对着张居正恭恭敬敬地禀报说道。
官员名讳朱学曾,乃是北直隶大名府长垣县知县。
时值万历九年,历时三年的清丈田亩事宜,已然基本重新丈量和登记造册。
长垣县于清丈田亩事宜中表现突出,特地被朝廷清点入京述职。
第一站,自然要到张居正这。
听完朱学曾的汇报之后,张居正微微颔首说道。
“朝廷早有议准,不论勋贵、皇戚所辖田亩,皆自五服亲属递减,勋臣之庄田也不应过二百顷,若血脉断绝,不论庄田数量几何,皆只留下五顷,勋戚之庄田,也照例按有司每亩征银三分”
他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自开国以来,藩王勋贵,受封赐田,本为皇恩厚泽。
然岁月迁延,大明已过两百余年,藩王勋贵本该为朝堂民生计,却广占腴田沃土,长此以往,致使天下百姓无立锥之地,我大明朝岂能安稳?”
张居正看向朱学曾神情柔和。
“尔等奉朝廷之命,兢兢业业,不辨亲疏,不异贵贱,一致于法。田亩清丈事宜能卓有成效,居功至伟。”
“不敢。”朱学曾连忙起身行礼说道。“全仰赖元辅之运筹帷幄,我等各司其职罢了”
张居正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