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年间,大唐与新罗联手于白江口击溃百济与倭国联军,百济女子玉素被掳回大唐,从此流落风尘.《黄金案》就此发生.”
柳先生的声音沙哑,一下子就勾起了茶客们的好奇心。
当然,面对一个全新的故事,有人激动万分,也有人嗤之以鼻。
如坐在楼上雅间的两位茶客。
“老朱,这《大唐狄公案》你觉得如何?”
面容瘦削,一看就是纵欲过度的公子哥,扭头与身旁友人说话。
“哼!”名为朱应槐的少年人,身材矮胖,啃着烧鸡说道。“无趣,又是什么小家子气的公案,那些穷酸读书人写出来的话本,还不如我从刑部拿来的案宗有趣!”
说话间,朱应槐撕下一只鸡腿,递了过去说道:“呐~张元昊你要不要来一只?”
直呼名讳很粗鄙,可瘦削公子哥习惯了。
他压低声音:“小声些说话,你我二人出来一趟不容易,若被些言官发现了,定然又要告御状了,届时老爹又要罚我们了。”
“言官?”年龄不过十六的朱应槐轻笑。“他们不会理我们的,他们撺掇着想搞张居正呢,哪有功夫搞咱们啊?”
不愿提朝堂之事,张元昊瞥了一眼台下的“柳先生”,正说得慷慨激昂呢。
听着什么“狄公上任蓬莱县令”“前任县令横死”“县衙主簿失踪”.他只觉得小家子气,一点都生不起兴趣。
他二人是靖难功臣的后代,朱应槐出自朱能一脉,张元昊出自张玉一脉。
两人年纪相仿,又有着差不多的家世,还都不是家中嫡长子,平日里无事,便时常在京城内厮混。
听书,乃是二人最为热衷的娱乐活动之一。
听多了,口味自然也越来越刁。
张元昊百无聊赖:“今日这出无趣,我们要不然去教坊司寻寻乐子?”
他眯了眯眼睛:“不是勾栏的教坊司,而是礼部的教坊司。”
朱应槐嘴里的鸡肉都喷出来:“又去教坊司?张元昊你身体是铁打的么?昨天你刚刚搞了四个女人,今日还不消停?要去你去,我是招架不住了。”
张元昊脸上一红:“这不是找乐子么”
就在二人讨论时,台下的“柳先生”已然将故事讲到了两三回。
二人嘴上嫌弃着,实际上一边聊也还一边听着故事。
随着前面铺垫的剧情结束,故事终于迎来了冲突和波折,也越发精彩起来。
原来狄公到了蓬莱上任,了解王县令之死,乃是茶盏之中有剧毒,系中毒而死,其余再无可疑之处。